常言說,劫道的,賣藥的是天下最賺錢的行當。
劉旭怎麼可能忘了這個,所以向外推廣藥物就成為了必然,劉旭手裡的這些化學藥品在這個年代可以說就是一座金庫。
但是藥品要想建立起口碑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畢竟這個東西可不像其他商品一樣,好壞一眼就能分辨出來,這個年代對於東大的影響還是停留長著辮子的青朝時期,要是告訴他們來自東大的藥非常神奇,了效很好。那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沒人會相信。
獲先生這次擔負著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推廣這些藥品。劉旭特地挑選了一批貨物用來狙擊西方的醫藥公司。
比哪用青黴素、金黴素、維生素b來擾亂輝瑞的市場,用胰島素、土黴素、可的鬆、維生素d來擾亂禮來,用負鏈黴素、複合維生素來阻擊默克。
劉旭憑借著後世先進的生產工藝,用技術來跟他們搶奪市場,就以青黴素為例,劉旭帶過來的即便是獸用的,也是160萬單位的,而這個時期輝瑞雖然可以在實驗合成80、100、120萬單位,但量產並在市麵上銷售的隻有20、40萬單位的青黴素。
獲先生首先供貨的就是遍布港島的東大人自己開的各種珍所、藥堂,因為這個時期港島的公立醫院和西方人開的珍所是有這些藥物的,隻不過價格非常之貴。
一支青黴素就需要12元港幣,一盒金黴素10港幣,土黴素一支15港幣,胰島素10一瓶30港幣。
而這個時期普通東大人的收入才3080港幣,這種價格他們是無論如何不敢用的,但是藥這個東西往往都是救命用的。
這些藥品在推廣時,劉旭讓他跟內地的醫院學,就是把所有新藥的說明書裝訂成冊,當成醫書來看,這次發過來的新藥就有幾百種。
有好多藥品雖然現在已發明了出來,但還不能量產,比如土黴素,要到1952年才能量產,紅黴素1956年量產,卡那黴素更是1957年才發現,頭孢類要到1964年量產。
劉旭這次發過來的藥主要就是讓他做推廣之用,所以劉旭給他的建議就是先免費給所有東大人的醫館、藥堂鋪貨,至於西方人所開私人診所和公立醫院,可以去推銷一下,要是他們留,就也是免費鋪貨,如果態度不好就算了。
不過獲先生沒想到的是有兩家私人診所居然留下了,他詢問後才知道這家診所老板是漢斯人,
在看到獲先生的藥雖然是中、英文標注,但是每盒藥都有一份說明書。
上麵不但將藥品成份、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標寫了出來,而且還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禁忌事項、注意事項也都寫了出來。最主要是還有藥理毒理,就是本藥具體是通什麼方式進行治病也寫的清楚。
這可是西方任何國家的製藥廠都沒有做到的。
漢斯人做事一向嚴謹,在看到這批新藥不管是包裝還是密封用材都做到了極致,他感覺這些藥不可能是騙人的,再加上第一批貨不要錢,他就留了下來。
也正是因為他這個決定,讓他的小珍所在港島的西方人世界裡名聲大起。
這天他的診所裡來了一位老先生,這是港府輔政司的主官,相當於現在秘書長一類的職務。
“先生,您哪裡不舒服嗎?”
“噢,不,不是我,是我的太太,她應該是得了肺炎,我想問問.....”
“先生,這好辦,我們這裡有青黴素,對於您來說這個很方便,也很便宜。”
“噢,不,我不要該死的青黴素,我的太太對這玩意兒過敏,上次使用差一點沒有於救回來,怎麼所有的醫院都給我推薦這個該死的東西。你們難道就沒有其他溫和一點藥物了嗎?”
“先生,請不要急,讓我想想,肺炎,呼吸道感染.....”
“對了,紅黴素啊,這個可是專門用於青黴素過敏的。”
“先生,你等一下,我們這裡有您需要的東西。”
這位醫生來到藥房找到一盒紅黴素拿了出來。
“不過先生,有一點我要提前說明,這款藥可是東大生產的,要不要用,您自己做決定。我隻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