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旭撰文的一篇文章正式登上了各大報紙,他先是從經濟方麵詳細闡述了古建對於我們一個城市的重要性,旅遊在將來更是一項綠色無汙染的產業。
不比其他行業差,而且旅遊業對於一個城市的意義遠不止於經濟收益,他的好處很多,可以折射出城市發展的多重價值。
首先,旅遊業就像一個城市的經濟激活器,他能讓這些文明古城在未來每年增收數千億,人為製造的景點永遠比不上這些擁有悠久曆史的人文景觀。
其次,這也是一個文化解碼器,我們目前的經濟實力要落後於西方各國,這就給了一些人一種錯覺,那就是文化上的極度不自信,總認為我們的文化是落後的,人家的就是好的。可等我們的經濟實力將來大幅提升之後,你們就會更改這種看法。
我們的文明能夠五千年從不間斷,那就說明這不是其他的所謂文明能夠比擬的,不要小看我們的傳統文化,他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要強。
三是旅遊業更像是一個空間整形師,我們的城市現代化開發目前還沒有開始,相比西方各國而言,是晚了不少年,但是我們晚也晚的優勢,那就是後發優勢,我們可以考慮更多的城市功能,而西方各國已經定型的城市再想改那就不可能了。
最後劉旭又將自己的計劃公布了出來,他要以新建一座新城來換取對京城舊城的保護,以這樣的方式為全國各大城市做一個樣板。古建拆除是容易,可要是等以後再想建起來,那個花費可就大了。
劉旭這篇文章發出去可就不管了,他相信隻要明白事理的人就不會再在這件事上費更多口舌。
可也有好多人被他氣的不輕,尤其是那些以前堅持要拆除的人們。
京城一個四合院的辦公室內,一位中年人看著報紙,氣的臉色鐵青,一生氣將桌子上的水杯就扔了出去。
主要是劉旭太損了,把他們這些主張拆除的人都比作卑躬屈膝並且目光短淺之輩,還讓他們無法再去反駁,因為你真要再去發文豈不是坐實了那個名頭。
京城城建的事情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前期方案確定,所以他也就沒在管這件事。
劉旭今天又來京城是因為在後世訂製的交換設備全部到貨了。而且這些設備可以大大的增加裝機率,所以劉旭光固定電話終端就定製了百萬部。
劉旭查了一下資料1952年初全國裝機量約為27.8萬部電話,而且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之中,自動交換機少的可憐,僅占6,剩下的都是人工轉接台。
劉旭這次訂購的可全是90年代初期華為的程控交換機,這是全球首個商用sdh光接口交換機,忙時呼叫處理能力可達200萬次,劉旭相信這一整套係統在全國安裝完成的話20年內不用再升級改造。
劉旭這次可是用了兩個專列來運送這些設備的線材,另外還采購了上千輛國產的開溝鋪線兩用機,埋深2.3米。有了這些專用機械的幫助,連接全國的通信網絡就大大加快了速度。
劉旭到的時候,郵電部的眾人正在發愁,他們可沒有這麼大的倉庫來存放。
“哎呀,劉先生啊,你也不早打個招呼,這現在都不知道放如裡放。”
“哈哈,王副部長,你可不能怪我啊,我也沒想到,訂購的貨一次性的全部發了過來。”
“哎,接下這幾天可就沒好日子了,我們該忙了。”
“你們不會趕緊讓各省把東西都提走啊,這還用你們部裡來操心?真是的。”
“啊,可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那沒辦法了。”
劉旭就是這種隻管放火的主兒,交接也用不上他親自己動手,有工作人員跟著一項項核對。劉旭看了一眼就感覺頭痛,堆的跟山一樣的東西,光點一遍數量就得幾天。
他次來可不光是為了這個,還有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輕業部下邊的幾個廠子,他得去看看進度怎麼樣了。
劉旭在恭副部長的陪同下來到了位於京城效區的電視機廠,這個廠子是最先開始建設並投產的,劉旭一共建設有5家電視機廠,京城一家,石市一家、盛京一家、長安一家、魔都一家。
兩人共乘一輛車過來的,這裡的廠長已經在門口等著了,未來集團他們也非常熟悉,隻不過以前都是跟分公司打交道,沒見過劉旭罷了。
這次可是劉旭這個老大親自來了,他們巴結還來不及呢,原因就是現在的原材料和銷售都在劉旭手中攥著呢。
目前國內的電視台還在建設之中,劉旭本來還想著今年過年的時候就弄一場春晚呢?但是看看沒有建設完成的場地還是算了吧。
目前生產出來的產品全部用於出口,就這樣5個廠子的訂單都有點忙不過來。毛熊國內的需求實在是太旺盛了。
而且是電視機的尺寸越大越好賣,國內同樣也比較看好大尺寸的彩色電視機,因為利潤相對來說要比小的大很多。
這個時期國外的主流電視機尺寸是8英寸和12英寸黑白的。在鷹醬國內一台8英寸黑白電視機可以賣到250米金,12英寸可以賣到330米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旭在定價的時候考慮到彙率問題,就適當的提高了售價,因為這個時期的官方彙率和民間是不一樣的。
比如一台鷹醬產的收音機官方報價120盧布,按官方彙率就是30米金,可是在黑市則實際需要200盧布才能買到。
劉旭發往港島14、17英寸黑白電視機分彆賣500米金、700米金,而21、25、29、34英寸的彩色電視分彆賣1500、2000、3000、5000米金。而發往毛熊陣營國家的電視機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按1:5的彙率增加。
但是在國內劉旭給他們這些廠子可是按軟妹幣算的,而且價格不高,現在這些人走出去那一個個都是鼻孔超天,實在是他們太能掙錢了。
不過今天在劉旭和恭副部長麵前一個個乖巧的很。
“劉先生,恭部長,裡邊請,會議室裡已經給大家沏好茶了,咱們先去休息會兒。”
“那著什麼急啊,走吧,先去車間看看。”
“哦,好的好的,這邊請。”
一行人在廠長的帶領下走進了一個組裝車間,這裡的生產線,劉並沒有上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設備,畢竟他要考慮就業率,這個時期就重要的就是培養工人,再說越是高端的東西越是需要高科技人才,就是弄過來這人們也玩不轉。
進了車間後,一條傳送帶邊上充滿了工人,有的在擰螺絲,有的在插連接線,有的在安裝配件。
劉旭看著這個車間,所有人都穿著統一的製服,不由得想起了後世南方那些電子廠,在後世隨便一個小老板的車間都要比這裡大,比這裡更為先進。
但是這個車間裡的工人那股子勁頭是後世比不了的。
喜歡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請大家收藏:()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