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頭的國道?”
“對啊,當時1字頭的國道還是受到毛熊的影響,都是以首都為中心程放射性通往全國,再後來我們又陸續修了以2字開頭的27條南北縱線,以3字開頭的29條東西橫線,還有4條聯絡線。”
“總裡程約為26萬公裡,實現所有地級市、縣級行政區及邊境口岸互聯互通。”
首長聽到這裡,說道:
“你給我詳細說說1字頭的國道?”
“好的,前三條101至103都是往東去的,g101是到盛京,g102是到冰城,g103是到濱海海邊的,而104至107都是往南方去的,g104是去往福州,g105是去珠海,g106是去往羊城,g107是去往深圳,g108去往昆明,g109去拉薩,g110是去往銀川,g111則是去加格達奇。”
“而最後一條g112則是京城的環線,這條路目前倒是不急。要是不算最後這條的話應該總裡程在1.8萬公裡。”
“我建議我們可以分成兩部分,同一個方向的我們要優先修建一條,等到這條修好通車以後再啟動第三輪修路計劃,反正我們早晚都是要將它們修好的,而且將來還要修建高速公路。”
“具體說說?”
“好的,比如說去往東北方向的101和102,可以先修102,因為這條路是修到冰城的,他最長,中間的城市相信到了差不多的地方總有辦法過去的。而去往南方的可以先修107,因為這條路都是路過大城市,優先把這些大城串連起來,利於經濟的發展。”
“嗯,你說的有道理,我們可以今年修幾條,明年修幾條,這樣幾年下來也就可以完成了。”
劉旭想了想後又說道:
“我還有個建議,就是關於這些國道的標準,我們應該訂高一點。因為如今有了我的存在,我們的發展肯定要比曆史上大大加快了許多,沒準十年之內就可以達到後世90年代初期的水平。”
“到時候第年將會有大量的汽車從工廠走向社會,這就會大大增加對於公路的依靠,現在標準要是低了,到時候用不了幾年,可能就不能負擔龐大的車流量了。”
“還有就是重型貨車對於道路的破壞是非常大的,現在要是標準低了,用不了幾年路上就全是大坑了,所以我感覺既然要修,就乾脆一次性到位,最少能用個二、三十年不用修的。”
“這樣就避免了重複投資。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兩人笑吟吟地對視一眼,沒有說話,那意思是等著你的下文呢。
劉旭心想,說相聲還得有個捧哏呢,真不會聊天。
“那啥,你們想想,公路的標準高了,到時候遍布全國的公路就是我們隨時隨地的起降機場。到時候,真要到那個份上,將一段路兩頭一封,中間就可以做為臨時機場來迫降飛機。”
這下兩人的表情總算有了變化,首長首先變的嚴肅起來了,接著開口道:
“看來我們還必須得建好點了,小劉的意見很中肯啊。我看啊,我們該開個會協調一下,國內的建築公司也有幾十家了吧,不能光讓劉的公司有活兒乾,其他人都看著呀,讓他們都參與一下。”
劉旭也表示讚同,自己來又不是指著這個掙錢,主要目的是培訓出足夠多的公司和從業人員。
“首長,我感覺這人事兒應該由國家住建部出麵,儘快出一套全國通用的標準。”
劉旭剛說完就有點後悔,靠,忘了這會兒還沒有住建部呢。果然,就聽到少山先生鄒眉問道:
“住建部?咱們沒有這個部門啊?建委倒是有。”
劉旭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說道:
“嗬嗬那個,我忘了,好像是今年8月份成立了一個建築工程部,到了1982年這個部與建委合並,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