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今天要會見一個重量級人物,來自毛熊的赫盧曉夫同誌,劉旭的文化戰第一步能不能打響就要看這這位同誌的了,隻要過了他這關,最起碼在毛熊這個陣營就可以暢通無阻。
這次劉旭是帶著一部產品來京城跟赫盧曉夫先生見麵的。
東直門北小街4號,劉旭的幾輛車魚貫而入,赫盧曉夫先生已經在這裡等著了。
“噢,我的朋友,你這次給我帶了什麼東西?”
“這次的東西您一定會喜歡。”
劉旭趕緊招呼張和警衛們將放在幾輛車上的東西全部搬了下來。
一間會議室內,劉旭將一字排開的20台各種款式的台式磁帶錄音機展示了開來。前邊還放著文化公司翻唱過的眾多經典俄文歌曲磁帶,還有眾多根據後世篩選過的中國民間故事、小說等錄製的情景劇。
也有根據這些內容製作的俄文版書籍,還有大量的畫報和國畫風格小人書。
這些各種形式的作品所涵蓋的內容幾乎從兒童讀物到成人的文學作品是什麼都不缺。
“赫盧曉夫先生,這是我們的輕工業的又一個發明,錄音機,我給你打開你聽聽。”
隨著劉旭按下其中一台的播放鍵,毛熊的國歌《神聖的戰爭》那雄壯的音樂聲突然響了起來。
陪同赫盧曉夫進來的大使尼古拉羅申、參讚齊赫文斯基還有文化參讚費德林全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一首歌曲放完,劉旭將按下了停止鍵,然後打開了磁帶盒蓋,從裡邊拿出磁帶後展示在眾人眼前:
“這就是磁帶,是一種可以將聲音錄製進去的進麼存儲的介質,一盤這樣的磁帶可以錄製1012首歌,而且是兩麵都可以錄製。”
“噢,天呐,是嗎?我想親自操作一下,可以嗎?”
劉旭讓開位置,文化參讚費德林快步走了過來,拿過劉旭手上的磁帶。
然後劉旭告訴他怎麼放進去,怎麼開始播放,這些操作完全是傻瓜式的,非常簡單,幾人一聽就明白。
當費德林按下播放鍵後,另一麵的一首《黑夜》播放了出來,這首歌是電影《兩個士兵》的插曲。這首歌柔情而深沉,唱出了戰士在戰場上對家鄉和親人最真摯的思念,與轟轟烈烈的戰歌形成鮮明對比,感人至深。
這是一首老歌,在場的人都聽過,不過大家對於這個錄音機的音質還是非常認可的,而且這個錄音的磁帶也非常小巧,要比以前的黑膠唱片要方便多了。
“噢,這可比唱片留聲方便多了。簡直太棒了。”
“哈哈,真正的好東西是這裡邊的內容。”
“這裡有3百多首反映積極、民主、平等等內容的俄文歌曲,以及這種類型的情景劇錄音。”
劉旭指著會議桌上的那一摞摞地的磁帶說道。
“而且這個錄音機也有收音機的功能。”
劉旭關掉了錄音機的播放,打開了收音機,稍微調了一下,就收到了國家廣播電台的信號。
“這可真是一件劃時代的產品,劉先生,我想問一下,這些錄音機現在有多少?產量跟的上嗎?
“彆急,還有一款劃時代的產品,來你看看。”
劉旭從旁邊拿起一款磁帶隨身聽來,打開後邊的電池盒裝進去了2節5號電池,又拿出一盤磁帶從正麵放了進去,打開後,悅耳的音樂傳了出來。
接著他又從盒子裡拿出一副耳機插了上去,隨後自己戴了一下,摘下來後示意眾人都試試。
“天呐,這個也太小了,這個完全可以一邊聽一邊乾彆的活兒?”
“我實在佩服你們東大人,可以將輕工業的產品做的這麼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