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武器就都已經發展到這種程了?好家夥,全是無人機械作戰?全是導彈?”
“是啊,這可是想都不敢不想的,我們要學的地方很多啊。”
“任重道遠啊,小劉啊,給我們說說,這武器這方麵的事情,我們幾個啊好像除了他們手裡拿的槍,其他的都不認識了,連門炮都沒有,這這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劉旭撓撓腦袋,這可有點難為他了,他連個軍迷都算不上,讓他介紹武器的發展這不是難為人嗎?
“嗯,這個,我不是太懂,隻能大概的說說,這些武器發展到現在也不是一步就到了這樣的,而是一步步地走過來的。”
“後世一般采用六代來說明武器的發展進程和先進程度。”
“第一代呢,很好理解,就是現在的戰爭模式,也叫無製導武器,就像我們的大部分火炮,需要給目標定位再將炮彈打出去,至於打中打不中的,看水平了。”
“第二代是利用慣性、指令製導,具備了發射後初步自我修正航向的能力,但精度依然不高,通常用於攻擊大型固定目標。這是下一個10年研發的。”
“第三代是半主動、主動製導武器,自身配備了導引頭,可以感知目標反射的能量,從而實現發射後不管或半自主攻擊。這個是七、八十年代的技術。”
“後邊的這些也可以全部說成是第四代,要是再將其細分可分出三代來,複合製導與智能化武器。”
“我感覺我們現在研究這個還有點早,對我們的科研人員來說,那完全就是外星科技,技術這個東西,是要積累的,我們必須腳踏實地一步步地向上攀登才行。”
“到時候我們研究出來了,哪怕不列裝,但是技術必須要吃透。隻要我們的武器對其他所有國家保持優勢就可以。”
“我們可以列裝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這樣就可以永遠保持技術上碾壓其他國家,同時部隊的訓練也要跟的上新武器的普及,這樣才能形成戰鬥力。”
“嗯,你說的非常有道理,回頭給我找一些資料,我也提前學習一下嗎,要不然就落伍了啊。”
看完以後,幾人從這個屋子裡出來,而劉旭則被首長留下了,他有些事情想詢問的意見。
“小劉啊,我看了後世的資料,對於在東北和西域兩地做出的成績是非常肯定的,我也想早點讓這些地方開發出來,現在再加上新到得到的土地,遠東地區至少有5百萬公頃的可耕種麵積。要是全開發出來,這是多大一筆一財富。”
“我們商量了一下,決定就在今年提前讓一大批部隊集體轉業為生產建設兵團。目前的部隊人數太多了,5百多萬人的部隊,老百姓負擔很重啊,雖然你這兩年提供了大量物資援助,但糧食上還是需要征調不少。”
劉旭點了點頭,他記提今年確實有一次裁軍,但是好像規模不是太大,看這樣子是想著提前啊。
“這次的規模有點大,計劃中是2百萬左右,也可能會再增加。”
“啊,一下子要裁這麼多人啊,我們新增那麼多的土地,顧的過來嗎?”
“問題不大,今後的部隊建設你的資料中給了非常大的啟發啊,科學越是進步,技術兵種要加強,普通的步兵起到作用越來越小,這種思路不能亂,將來有3百萬的軍事人員足夠了。”
“而且還要進一步壓縮陸軍的編製,加強空軍和海軍的建設。”
“您說的有道理,還需要我做什麼嗎?”
“這次的安排都是在東北和蒙北的苦寒之地,這後勤保障這塊還得麻煩你啊,包括他們的生產工具,我看你那種臨時性的鐵皮房子就非常好嗎。到時候可以多弄一些,運過去就可以用。”
劉旭點點頭,這可是個大活兒啊,不低於2百萬人居住的臨建房搭建,夠自己忙一陣子了。“好的,這個容易,我回到那邊隻要給廠家下訂單就行,要多少有多少。”
劉旭在跟首長聊了一會兒,就出來了,他也沒直接回去,而是去城外工地上轉了一圈,然後才往回走。
這次發現進度又比上次快了不少,上次過來正在建設的樓棟都已經封頂了,雖然每棟樓隻有7層,但老康顯然是盯的非常緊。
要是照這個速度,這百萬人乾活兒,年底前讓京城的人搬新家應該不是難事兒。
轉了一圈後,這旭沒有發現什麼不合適的地方,也沒有讓他再碰上啥狗屁倒灶的事兒,心裡還有點小遺憾,他還想找找以前在工地上訓人的感覺呢,結果沒給他機會。
剛回到濱海辦公室的劉旭就接到了南行長的電話,跟他說了兩個事情,就是那套樣幣通過了,讓他儘快準備一部分,還有一個事兒就是跟他們簽訂了貿易協議的那些西方代表團明天將要過來訪問。
讓劉旭派個車隊過去接人,劉旭這個鬱悶,都不讓人歇歇腿兒,一直在忙活兒。
這次算是建國後第一次接待這麼多西方國家的商業代表,不但安排了展會,而且還安排了好多工廠的參觀事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差不多參加莫斯科的西方國家都來了,就跟另開一次一樣了,而且不少毛熊陣營的加盟國也派人過來了。
代表團的意思京城目前就是個大工地,實在不適合做接待工作,所以乾脆都放在濱海吧,他們下飛機後會直接進京參觀,然後就會乘車直奔濱海而來。
而且上邊還給了他一個任務,爭取再簽下一部分商品的出口訂單。
劉旭沒辦法,隻能將周平叫來,讓他安排好車隊,這次的人員可不少,酒店那邊也要打好招呼,讓他們將現有旅客都安排到底下的樓層。騰出上邊好招待客人。
這也就是劉旭的未來集團,其他任何一家單位都拿不出這麼大一支車隊來接人。
第二天劉旭苦逼的起了個大早,帶著車隊直奔京城西郊機場而去。
此時的民航主要就是在這裡,也是唯一民用機場,京城國際機場要到58年建成才投入使用。
這次是少山先生親自過來迎接的,劉旭帶著人到的時候,之前代表團的成員都已經到了。
等了半個多小時後,五架飛機才陸續降落了下來。
劉旭等人立刻上前迎接。
“哈哈,威爾遜、佩裡先生,沒想到這麼快又見麵了。”
“嗬嗬,是啊劉,我們說了要來參觀一下的,我們主要是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工廠可以生產出如此美麗的商品來。”
“放心,這次一定滿足你們的願望。”
喜歡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請大家收藏:()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