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部長,兩位副部長,這件事我做檢討,確實是我忽略了,河運和海運這麼重要的事情居然沒想起來。”
這個時期的貨物運輸其實還是靠河運,尤其是鄉下小商貿交易,貨物不多,可能兩三個小舢板就能跑一次。
黃河上也仍然有傳統的小木船和皮筏子承擔著西北地區的糧食、皮毛、藥材、食鹽等貨物運輸,而長江可是真正起著運輸的重大作用。
海運也尤為重要,在南北不能通互通火車的情況之下,南北的貨物走海運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哎,這怎麼能怪你呢,前麵是因為關島戰役一直沒有個說法,我們也沒有重視,就怕不安全,可現在不重視不行了,全國新建的工廠越來越多,貨物運輸成了頭等大事。”
章部長說道。
“那我們現在現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我需要從哪方麵下手幫忙呢?”
“我們現在雖然接收了一些以前光頭的舊船,可是運力到了現在依然是嚴重不足啊,這些船舶噸位太小,拉不了多少東西,而且技術落後,船上的發動機馬力小,速度慢,大部分都是靠人工裝卸貨,這就更慢了。”
劉旭聽明白了,這哪是運力不足啊,這是沒船呐,不但船缺,就是碼頭都得改造啊看這樣子。
他想了想後說道:
“我大概明白你們的意思了,我先聯係一批船儘裡先解決你們的燃眉之急,至於剩下的事情可能我們得拿出一個方案來,進行標準化改造,這個主要是碼頭上,以後全國的海運碼頭都是統一的標準,我們的船到了哪裡都可以快速的裝卸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好好,我們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李副部長高興的說道。
“劉先生,你說的這個標準化改造是指什麼?”
“噢,這個啊,就是對海運行業製定一個統一標準,這裡邊包括各種貨船和碼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相互匹配,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裝卸貨物,以減少船舶從進港到出港的時間。”
“噢,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明白了,可要怎麼做才能做到呢?”
“這個其實也簡單,這貨運船隻往後發展,無非就是那種幾種,比如拉糧食、礦石等物資的散裝貨輪,還有就是石油、成品油、天然氣的液體、氣體輪船。”
“最後這種在西方有些國家已經開始實驗了,那就是集裝箱貨輪,就是把一個個小件商品預先裝進集裝箱裡,到了港口後,利用碼頭上岸吊快速的裝卸。”
“這是一個趨勢,以後肯定會在全世界範圍內大力發展的,所以我們的港口建設以後要有超前的意識,提前布好局,不要等以後船舶行業大發展後,我們所有港口都無法跟的上,那就停泊不了大型貨船了。”
幾個人都皺起眉來。因為這樣的改造可就不是小打小鬨了,弄不好,現有的碼頭沒一個合格的。
劉旭也看出了他們的顧慮,於是說道:
“你們也不要舍不得,以後的遠洋貨輪,滿載的情況下可能達到幾萬噸、甚至幾十萬噸。吃水深度超過25米,這樣的船要是開進來,你們說目前我們哪個港口能停的下?”
“什麼?幾十萬噸?怎麼可能?”
章部長吃驚的說道。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遠洋海運路途遙遠,跑兩趟能完成的任務跑一趟就豈不是多掙一倍的錢,這道理誰都懂?所以以後的船隻會越來越大。”
“所以我們的碼頭也要預留各種管道,安裝岸吊、軌道吊等以適應今後龐大的貨運需求。”
喜歡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請大家收藏:()1950海量物資交國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