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盆被摔碎的那一刻,早就在一旁準備的八位抬棺人就衝了過來。
其中包括許建軍、李洪波以及趙老三。
八個人一番搗鼓之後,用麻繩把棺材固定在抬棺木架上,這木架也叫龍杠,棺槨最上麵也被他們放上了槨罩。
“楊先生,我們準備好了。”離楊奉先最近的許建軍小聲提醒了一句。
白事先生楊奉先點了點頭,高聲喝道:“一請亡人登仙路,二請土神讓路途,三請列祖來接引!”
“八仙抬棺穩當當,步步踩在福地上!”
“起棺咯!”
八個抬棺人聞言,一起用力把棺材抬了起來,朝外邁出了第一步。
同時他們八人齊聲喝道:“老太婆你莫回頭,後背兒孫都孝順,家裡事你放寬心,前頭自有蓮花路,安安穩穩去安身!”
兩個負責打燈籠,撒紙錢的村民則是快步走到了靈柩的最前麵,白事先生楊奉先提著招魂幡緊隨其後,接著是敲鑼打鼓的隊伍,靈柩後麵是身為長子手持哭喪棒的陳大壯。
在他的身後則是大批的送葬隊伍,基本都是下窯村的這些村民,張磊等人也在其中。
因為習俗問題,陳根華隻能站在家門口,眼睜睜的看著送葬隊伍離他遠去。
此時他的腦海中,不斷地閃現出他跟吳淑芳曾經度過的快樂時光。
陳根華知道,曾經那個排除萬難也要嫁給一個瘸子的漂亮姑娘從這一刻起,徹底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
送葬的隊伍經過一個小時的趕路,總算到了下窯村的那片墳場。
這墓穴昨天就被楊奉先找人挖好了,隨著一小掛鞭炮響起,棺木緩緩放入了墓穴中。
陳大壯象征性的往裡麵撒了幾鍬土之後,以許建軍為首的抬棺人開始填土壘墳,最後放了三塊大石頭在墳尖上就當是立墳頭了。
緊接著白事先生楊奉先把招魂幡插在了墳頭邊上,同時招呼陳大壯把手中的哭喪棒也插了上去。
安葬完畢之後,陳大壯捧著吳淑芳的靈位走在最前麵,送葬隊伍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村裡的李秀蓮以及趙翠蓮已經在祠堂門口臨時搭建的土灶旁忙碌著,她們是許建軍請來給陳家做白事酒席的廚子。
祠堂裡已經擺了七八張大圓桌,邊上放了不少的碗筷。
待到陳大壯把吳淑芳的靈位放回家中供台之後,陳根華開始招呼送葬隊伍往祠堂那邊走去。
到了祠堂門口,張磊主動搬了個桌子坐在旁邊,上麵還放了毛筆跟香火錢登記簿。
那些過來吃陳家白事酒席的村民也很識趣,每戶都會派個代表過來隨上一份香火錢,大部分人隨的都是一塊錢,少部分隨的三塊。
隻是當輪到彭金蓮過來隨香火錢的時候,張磊忍不住眉頭微皺,因為這老娘們兒隨的是兩塊錢。
“彭金蓮,你這是過來吃席還是過來找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