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幺四煤礦每年的煤礦產量在贛省排名第三,算是贛南宜縣的支柱產業,光礦上的那些工人就有幾百號人。
離礦場不到一千米,就是這些工人住的地方,隻不過這住的環境是相當的糟糕。
普通礦工住的是集體工棚,牆壁是竹筋混合著泥巴搭建的,屋頂覆蓋油氈以及一些瀝青用來防水,這種房子夏熱冬冷,每層都是通鋪,每間隻有二三十平,要住十二到十六個人,人均不到兩個平方。
夏天一般入睡都是打赤膊散熱,各種汗臭味腳臭味那是不用說了,味道頂的很!
冬天則是偷摸用著煤礦渣子取暖,不過時常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後麵就不讓用了,隻能硬扛。
至於技術工人以及班長,住的稍微好點,是筒子樓。
結構是三層紅磚切成的,不過基本沒打地基,抗震能力為零,單層走廊串聯八到十間房子,每間房子有十二個平方,隻住一戶人,也被礦工們稱為鴛鴦樓。
每間房裡麵都有一張雙層鐵架床,下層夫妻睡,上層睡子女或者堆放雜物。
牆角還會安一個煤爐,兼顧取暖跟做飯。
筒子樓房間內的環境雖然比普通礦工的大通鋪好一些,但是也有些不儘人意。
住的最好的是礦上那些科級以上的乾部,住的都是獨棟或者聯排的小房子,跟後世那種小彆墅沒啥區彆,這日子舒服得很。
張磊的舅舅李學兵是四幺四煤礦保衛科的一個乾事,目前還是職工,住的是筒子樓。
張磊沒有記錯的話,得到了八三年出台相應政策之後,才能通過以工代乾轉正成國家乾部。
前世,張磊沒記錯當時這個政策一出來,他舅舅就因為表現突出通過以工代乾晉升成了科級乾部。
待張磊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到了四幺四礦場的大門口了。
張磊把自行車讓陳大壯推著,他則是彎著腰朝保衛科窗口探了進去。
隻是頭剛伸過去,就發現裡麵坐著一個身材魁梧,穿著保衛科製服,留著光頭的中年男子。
此時這個中年男子正雙手環抱在胸前,低著頭靠在凳子上打著瞌睡。
而這個人就是張磊的舅舅李學兵!
“舅舅!”有些激動的張磊急忙衝裡麵大聲吼了一嗓子。
這可把正在打瞌睡的李學兵嚇得一激靈,直接從凳子上蹦了起來。
待他看清窗口站著的是自己的外甥之後,臉上也滿是驚喜,“磊磊,你怎麼來了?”
張磊在下窯村沒有外號,彆人一般都叫他全名,父母也是,要不叫全名,要不叫兒子,隻有他這個舅舅給他取了個專屬外號,磊磊。
“過來看看我親愛的舅舅啊!”張磊笑眯眯的說道。
“你稍等一下,我找人替個班,等下一起去我家坐會兒。”李學兵說完,拿起一旁的座機撥了個號碼過去,不多時一個同樣穿著保衛科製服的年輕人就出現在了門口的保衛科。
簡單交代了那個同事一番,李學兵就從保衛科裡麵走了出來。
當他看到張磊身後的那個身影之後,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你是陳大壯?陳根華的兒子?”
“李叔叔你記性真好!”陳大壯呲牙衝他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