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彭金蓮走後,陳光明這才表露出心中的不滿,“錢書記,一百塊就買了這麼兩個消息,你不覺得虧嗎?”
“虧?”錢建業笑著搖了搖頭,“一點都不虧,而是賺了,大賺特賺!”
他目光灼灼的看向陳光明,“這兩個消息要是彭金蓮不來告訴我們,我告訴你,不出一年,下窯村就會超過咱們上窯村以及秀河村,成為秀河公社發展最好的村子,甚至於可能成為十裡八鄉發展最好的村子!”
“有這麼誇張嗎?”陳光明有些不相信的問道。
“這可不誇張!”錢建業解釋道:“剛才你也聽到了,下窯村已經全麵開始搭建蔬菜大棚種植上海青。”
“一畝的搭建成本是五百塊,上海青成熟周期是二十多天,算一個月好了,根據剛才彭金蓮說的畝產量以及售賣價格,一畝大棚一個月能帶來一百塊左右的收益。”
“也就是說五個月不到的時間,這搭建成本就回來了。”
說到這裡,錢建業認真的看向陳光明,“現在咱們上窯村以及秀河村有這麼賺錢的項目嗎?”
“好像...沒有!”陳光明想了想,緩緩說道。
上窯村有六十多戶,三百多號人,並且個個都是乾活的好手!
包乾到戶之前,光靠糧食統購返利就能讓上窯村的公賬上結餘不少。
隻是現在包乾到戶之後,他們上窯村公賬的進項少了。
陳光明在錢建業的建議下,整合了村裡過剩的勞力,去給公社的燒磚廠以及沙場乾活,每人一個月下來也能賺個七八塊錢。
當然,每個人得從中抽出一小部分交到村裡公賬上。
“下窯村已經給咱們試驗了,這蔬菜大棚種植上海青是能賺錢的。”錢建業笑了笑,“既然這錢下窯村能賺,我們上窯村為何不能賺?”
“你的意思是咱們學著下窯村一樣,搞大棚,種植上海青?”陳光明就是再笨,也猜到了錢建業的意圖。
“沒錯!下窯村是摸著石頭過河,咱們騎著下窯村過河,豈不美哉?”錢建業有些激動的說道。
“錢書記,這上窯村能發展好啊,全靠你這個大隊支書啊!”陳光明笑著拍了個馬屁。
“哎,陳隊長你可不要妄自菲薄,這上窯村沒有你這個大隊長,我也是獨木難支啊!”錢建業笑著擺了擺手。
兩人一番商業互吹之後,錢建業正色說道:“你現在去挨家挨戶通知,就說搞蔬菜大棚能賺大錢,把第一批願意搞大棚的人員名單統計上來。”
“我現在去一趟鄉裡公社打探打探情況,看看這縣裡到底會不會給咱們修路。”
“行,那咱們就分頭行動!”陳光明點了點頭,毫不拖泥帶水的離開了辦公室。
錢建業則是來了一趟隊部財務室,了解上窯生產大隊公賬上還有多少可動用的結餘資金之後,就急匆匆的往鄉裡公社趕去。
與此同時,許建軍跟李洪波此時也出現在了公社薑大海的辦公室內。
本來他們來的還要更早些,但是因為縣農業局一大早送了一批搭建材料過來,許建軍安排人手進行搭建稍微耽誤了些時間。
“許隊長,你帶人過來找我有什麼事情嗎?”薑大海給兩人倒了杯茶水,笑著問道。
“過來辦張書記交代給我的事情。”許建軍笑了笑,把一直在懷裡揣著的布袋放到了眼前的茶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