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何雨棟點了點頭:“還算你識相!”
接著何雨棟又說:“我不是訛你,而是這件事你必須擔責。
以後要是你們的人再出事,我就找你麻煩。
如果你還敢阻礙我們賣貨,後果你自己掂量。”
對何雨棟來說,羅大誌賠這點錢根本不算什麼。
他想要的不過是出口惡氣罷了。
現在羅大誌已經服軟了,那就沒必要做得太過分。
否則搞不好自己也會惹上麻煩。
這個分寸拿捏得正好!
羅大誌為人再怎麼狡猾,也不敢報警。
畢竟,是他自己找人去打的銷售員。
一旦報警,羅大誌自己也跑不掉。
跪在地上的羅大誌趕緊表態:“何總,您當然不是在訛我,這是應該的,您儘管放心,就算給我一萬條命,我也不會再囂張了,真的,以後見到您,我寧願繞路走。”
何雨棟揮揮手:“少廢話,把賠償的錢拿出來,醫藥費和誤工費等會再說。”
“好,沒問題,沒問題!”
羅大誌連聲答應。
此刻的他哪裡還敢說半個不字,不然今晚不死也要重傷。
答應完後,羅大誌回到辦公室拿出兩萬塊錢交給何雨棟。
何雨棟接過錢,在手裡掂量了幾下,然後說:“羅大誌,你自己看著辦吧,今天就到這兒,下次我可不會這麼客氣了。”
事情辦完了,何雨棟在羅大誌的公司也沒必要再待下去。
他轉過身,揮揮手對上千名銷售員說:“咱們走!”一聽這話,銷售員們立刻轉身跟著他走。
今晚他們總算出了口氣,這結果他們挺滿意的。
來川圳不就是為了賺錢嘛,實在沒彆的法子,誰也不想鬨事。
正要離開時,東子突然喊道:“等等!先彆走!”何雨棟回頭冷冷地問:“還想動手?”東子雖然有點怕,但還是硬著頭皮說:“我兄弟大剛呢?什麼時候放他回來?”何雨棟笑著回答:“一會兒就放,留著他隻是浪費糧食。”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他覺得東子還挺有膽量,敢在這種情況下開口要人。
很快,何雨棟帶著銷售員回到了大倉庫,開了個簡短會議。
他站在大家麵前說:“今天辛苦了,表現不錯,耽誤你們賣貨了,每人補二十塊錢誤工費。”銷售員們都很開心,沒想到何雨棟這麼大方。
錢江趕緊表態:“何總,您太好了,以後我們一定好好乾,聽您的!”大家都附和著。
那些銷售人員一個個舉起手,大聲喊叫起來。
不知不覺間,他們對何雨棟有了種強烈的歸屬感。
這些銷售人員都是何雨棟親手帶出來的。
即使以後不用再做地推,何雨棟也會把這些銷售人員招入麾下,當作自己的員工,為公司的發展貢獻力量。
按照何雨棟的吩咐,小當拿來兩萬塊錢,每人發了二十塊,算是對他們今天的努力表示獎勵。
畢竟,何雨棟對他們的表現非常滿意。
經曆了這次事情後,羅大誌肯定不敢再囂張了。
發完錢,銷售人員們都離開了倉庫。
他們在川圳已經站穩腳跟,有了存款,租好了房子,打算在這裡長期發展。
銷售人員走後,何雨棟和小當準備鎖上倉庫,回賓館休息。
剛鎖上門,小當在一旁感慨道:"何叔,做生意怎麼這麼可怕?"
何雨棟神情嚴肅地說:"你沒聽說過‘商場如戰場’這句話嗎?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懂了嗎?"
"嗯,懂了。
"小當點點頭。
現在的她已經明白了不少。
通過這件事,她更意識到自己的何叔有多厲害,這種難題都能輕鬆化解。
這樣的人才又有幾個?
回到賓館後,何雨棟早早休息了。
解決了羅大誌這個麻煩,接下來他隻需專注拓展銷售渠道,建設廠房就行了。
第二天,何雨棟像往常一樣,安排好貨物發送到各地。
現在每天的銷量能達到500萬瓶,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看來“好心情飲料”在沿海城市已經深受歡迎。
送完貨後,何雨棟抽空去醫院看望受傷的銷售人員,並送上慰問金。
這些錢是羅大誌給的,何雨棟絕不會據為己有。
不然其他銷售人員會怎麼看他,這會影響他的威信。
其他銷售人員知道何雨棟去看望受傷同事並送錢,一個個都很羨慕。
畢竟一千塊的賠償金相當於他們一兩個月的工資呢。
當然,這種錢是被打後才有的,值不值隻有自己心裡清楚。
接下來幾天,何雨棟教訓羅大誌的事情在川圳的飲料銷售圈傳開了。
之前被羅大誌控製的一些經銷商和商家紛紛跑來向何雨棟進貨。
其中最積極的就是陳方,他是第一個來的。
陳方頭上纏著繃帶,看到何雨棟時特彆興奮,還對他說了不少感謝的話。
他之前被羅大誌狠揍了一頓,腦袋都破了,這個仇他一直記著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現在何雨棟教訓了羅大誌,也算替他出了口惡氣。
所以陳方一來,就要了200萬瓶“好心情可樂”,並且當場付了現金。
不得不說,川圳的經銷商確實挺有錢,一兩百萬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
吸收了不少經銷商後,何雨棟心裡也很開心。
現在的可樂銷量已經翻倍,一天能賣上千多萬瓶。
這麼大的銷量,何雨棟立刻就開始計劃在川圳建廠。
銷路打開了,建廠就容易多了。
為了建廠,何雨棟回了一趟京城,打算從義利食品廠挑些得力的人才帶去川圳發展。
順便,他還去了趟養豬場,賣了一批豬,賺了三百多萬。
養豬場現在交給棒梗和吳三妹管理了,兩人當上了經理,月薪200塊。
為了報答何雨棟,他們倆都非常賣力地經營養豬場。
畢竟200塊的工資已經不少了。
養豬場的事安排好後,何雨棟從義利食品廠帶走了幾十個經驗豐富的工人,讓他們到川圳教新人。
他還帶走了幾位高管,一起去川圳發展。
這些人跟著他去川圳,工資自然會漲,這樣大家都願意去。
雖然廠房還沒建好,但早帶人過去可以讓他們熟悉環境。
幾天後,何雨棟回到川圳,帶來一批人。
這些人先由他租了房子暫時住下。
接下來,他就準備開始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