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棟點點頭:"放心吧,我知道分寸,不會亂說的。
"
稍微想了想後,吳三又說道:"何先生,你之前見到的陪葬亡魂是在戰國墓那邊的大山裡,看來那條河裡的山洞可能是通往墓室的通道。
明天白天我們可以去看看,如果沿著河流能找到洞口,順利進入大墓的通道,那就方便多了。
"
吳三說的話也是何雨棟心裡想的。
他已經學了"陰陽風水秘術",對那個大洞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微微點頭,何雨棟說:"好,我也這麼想的,明天白天我們可以去看看。
"
兩人商量好後就各自回帳篷準備休息一夜,明天再詳細計劃。
畢竟這件事現在隻有他們倆知道,要去河流大洞那邊還需要通知其他考古隊員一起做決定。
回到帳篷裡,何雨棟就開始休息了。
為了這次考古挖掘戰國墓,何雨棟花了500萬買的帳篷可不少。
一夜無事!
第二天早上,吳三召集了十幾名考古隊員一起來商量,準備去河流山洞那邊。
大家對這件事意見不大。
這些考古隊員心裡都明白,吳三的決定一般不會有錯。
他們曆儘千辛萬苦才來到這兒,對挖掘戰國古墓這件事特彆重視,誰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於是,事情確定後,何雨棟和吳三帶著十幾個人,打算去河邊看看那個山洞。
可到了河邊,吳三他們就發愁了。
河流岸邊離山洞一百多米遠,水流又急,想過去不容易。
更糟的是,他們這次沒帶船。
他們是來太行山考古的,挖地下的大墓而已,誰能想到還得用船。
幸好從找來的百十號人裡,有幾個技術工人,能做各種東西,做個簡易的小船應該不難。
於是何雨棟他們先回營地找人幫忙造船。
這些人挺能乾,砍了幾棵樹就開始造船。
人多力量大,又有工具,造個小船不算難。
幾個小時後,一艘能載十幾人的小船就造好了。
一群壯漢扛著小船跟著何雨棟和吳三來到河邊。
把船放到岸邊後,看著湍急的河水,壯漢們坐上了小船,除了何雨棟、吳三和十幾個考古專家,還有幾個壯漢幫忙劃槳。
二十個人帶著些東西往山洞劃去。
河水太急,幾個壯漢劃得也很費勁。
船幾乎每往前劃三米,就被衝退兩米。
這樣的速度讓一百多米的距離顯得格外漫長且艱難。
不過這幾個壯漢也真是儘力了,喊著號子拚命劃槳。
何雨棟看到他們這麼辛苦,就和吳三他們輪換著劃槳。
最後,二十個人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劃到山洞口。
剛到洞口,他們就感覺水流突然平穩下來,一點也不湍急了。
甚至小船似乎自己往洞裡漂。
這種情況很奇怪。
而且洞口總是吹著冷風,不知道從哪來,連那些光著膀子的壯漢都直打哆嗦。
其中一個劃船的大漢,帶著西北口音嘀咕著:"我的親娘哎,這地方可真夠瘮人的。
瞧見這洞口,我就直起雞皮疙瘩,莫非裡麵鬨鬼不成?"
吳三聽見這話,立刻嗬斥道:"瞎說什麼呢,咱們這是考古,得信科學!"
這家夥是拿了吳三的錢才來的,一聽批評馬上閉上了嘴。
反正乾完活就回家,拿著錢過舒坦日子。
何雨棟也覺得這山洞像個巨大的嘴巴,像是要吞噬他們似的。
但事已至此,哪能就這麼退回去?就算是有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他也得去看看。
本來順著水流漂的小船,突然逆流而上,把他們往山洞裡推去。
船上的人也發現了這個變化。
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小船就已經順利進了山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外麵還是九月秋老虎,太陽照在水麵上有點暖烘烘的。
可一進洞,溫度立馬降下來,冷得像冬天,風吹得人骨頭生疼。
那些光著膀子的大漢都在那裡搓手取暖。
有個家夥還嘟囔著:"早知道這麼冷,應該多穿幾件衣服。
"
不過沒人搭理他,因為所有人都被洞裡的景象驚呆了。
洞內空蕩蕩的,頭頂足有十幾米高。
洞頂不知道有什麼東西,散發著藍瑩瑩的光,倒映在水麵上,特彆好看。
這景色,何雨棟活了兩輩子也沒見過。
洞壁兩邊有石道,大概兩三米寬。
路上有不少骷髏,也不知道放了多少年,隻剩下一堆碎骨頭。
還有一些生鏽的盔甲和鐵器。
吳三在小船上數了數兩邊的骷髏頭,皺起了眉頭。
何雨棟問他:"怎麼了?發現什麼了?"
吳三說:"兩邊加起來一共36個骷髏頭,每邊18個,這數字肯定有講究。
"
何雨棟懂的,古人對數字很看重,一代表天,二代表地,這洞兩邊各18個骷髏頭,意味著這裡死了36個士兵。
事情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何雨棟也摸不著頭腦,估計吳三自己也是稀裡糊塗的。
他們一群人正滿心疑惑的時候,小船繼續往前劃,漸漸深入山洞。
突然,“砰”的一聲悶響從船底傳來。
隨著這聲巨響,小船搖晃了幾下。
船上的人都跟著船一起慌亂起來。
沒辦法,山洞裡處處透著詭異,沒人知道小船撞到了什麼,會不會翻。
要是船翻了,掉進河裡,那可太危險了。
何雨棟趴在船上往水裡瞧,想看看是不是撞到了礁石。
這一看不要緊,他發現河裡竟然有一條巨大的怪魚在撞船!
這條怪魚光看長度就有三四米,體型非常龐大。
這麼大的魚,何雨棟也沒見過幾個。
當然,鯨魚和鯊魚這種不算。
喜歡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賈張氏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賈張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