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營開始沒兩天,鵜鶘隊全隊18人就都到了。
他們已經完成王朝,但是史蒂文斯在冠軍遊行上說的四連冠是他們下一個目標。
但也是調整非常大的一個目標。
不止是球隊,對球員也一樣。
陣容大變動之後,後衛線上,鋒線上,甚至內線的競爭都非常激烈。
誰也不想在王朝球隊掉隊。
在全員到隊後的第二天,史蒂文斯就把訓練從基礎項目提升到了全場對抗。
擺在他麵前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新賽季的首發陣容。
五個首發走了兩個,他需要調整的不僅是人員上,還有戰術上的。
要知道上賽季的沃戴擋拆,是僅次於唐天單打的2號戰術。
但是現在沃克已經不在了。
第一堂全場對抗訓練課,他把球隊分成首發組和替補組。
納什帶首發組,他帶替補組,在場上進行10分鐘的全場對抗比賽。
納什擅長的是進攻,他擅長的是防守,矛對盾,最能看出問題。
首發組那邊,外線帕克和唐天,鋒線格林和戴維斯,中鋒戴德蒙。
替補組這邊,外線亞曆山大和布羅格登,鋒線及傑夫·格林和西亞卡姆,中鋒哈雷爾。
這個陣容分配的目的也很明確,帕克代替沃克,格林代替巴特勒。
10分鐘比賽下來,首發組25比15勝出。
唐天得到10分,戴維斯8分,格林3分,帕克4分3助攻。
休息了5分鐘之後,兩邊接著打第二個10分鐘。
不過史蒂文斯這邊陣容有調整,小前鋒由傑夫·格林換成了克勞德,中鋒換成了米切爾·羅賓遜。
10分鐘打完,首發組仍然勝出,不過比分是17比15。
史蒂文斯換了一套防守更強的陣容,帕克不會投射的點被針對,首發組的表現明顯有回落。
這也是他們新賽季肯定會麵臨的問題。
沒了沃克和巴特勒,唐天和戴維斯麵臨的防守壓力變大,其他球員把握機會的能力會很重要。
一套方案被否定,接著是第二套。
亞曆山大、唐天、格林、戴維斯、戴德蒙。
亞曆山大組織和經驗都還太稚嫩,和其他人有些不在一個頻道上。
第二套不行,接著是第三套。
帕克、布羅格登、唐天、西亞卡姆、戴維斯。
一大四小的陣容,進攻火力很猛,協防也很迅速,但是在防守大個子時明顯吃虧。
然後馬上是第四套。
鵜鶘隊近一個月的訓練營,史蒂文斯都在試驗和摸索。
除了在尋找合適的首發陣容和戰術外,也在考察球隊替補的狀態和適合度。
因為目的明確,效果也很不錯。
而且教練組有個驚喜的發現。
凱爾·庫茲馬。
庫茲馬身高2米06,100kg的體重,屬於可三可四,也屬於不三不四的打法。
過去這個夏天他在管理層的授意下減重,減到了95kg,也從主打四號位改成主打三號位。
體重的減少讓他變得靈活,雖然身體天賦一半,但態度積極,防守進步不小,已經接近聯盟平均水準。
更令人欣喜的是,他進攻端投射越發精準,儼然有大號克萊·湯普森的感覺。
訓練營結束,他最後在和傑夫·格林以及克勞德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美國時間10月18日,在經曆了漫長的休賽期之後,NBA季前賽正式開打。
鵜鶘隊也在主場迎來了和火箭隊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