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球迷來說,阿根廷和西班牙隊或者美國隊比起來顯然是更容易的對手。
不過中國隊的教練組和隊員卻不這麼認為,阿根廷隊一路過來的表現令人敬佩,打進半決賽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到這時候還輕視對手,那就是真的蠢了。
賽前教練組帶著隊員在錄像室重點分析了阿根廷和喀麥隆小組賽最後一場,以及阿根廷和塞爾維亞的比賽。
一場是阿根廷唯一輸的比賽,一場是他們以弱勝強的比賽。
教練組的準備很充分,隊員們對這支球隊的認識也從熟悉到深刻。
這是一支兼具南美洲風格和團隊風格的球隊。
他們崇尚身體對抗,而且因為有出色的對抗,在進攻端總是能完成各種高難度的進球。
但是他們又無比酷愛傳球,人均吉諾比利並不隻是調侃,那是從小就深入骨子裡的籃球理念。
如果中國隊沒有唐天,跟這樣的對手打幾乎毫無勝算。
道理很簡單,以前沒人能限製吉諾比利,現在也沒人能限製坎帕佐。
這兩個人,都是阿根廷的絕對組織核心。
如果把阿根廷比作一輛跑車,那他們就是這輛跑車的發動機。
說白了,中國隊現在有唐天,有掐斷這個發動力的能力,也就有和阿根廷一戰的能力。
至於斯科拉,如果把他和坎帕佐剝離開,甚至讓他去低位單打,39歲的年齡效率必然下降,體力也會成問題。
針對性的部署,針對性的訓練。
中國隊在半決賽來臨前的充分準備,也讓隊員們對這場比賽充滿信心。
一天之後,在萬眾矚目下,中國隊和阿根廷隊的半決賽在北京五棵鬆球館拉開。
現場人山人海,熱火朝天。
在經曆了半個多月的比賽之後,世界杯終於要接近最後的尾聲。
而中國隊,也如他們期待的那樣走到現在。
從2016年的裡約,到如今的主場,男籃通過兩次創曆史的世界大賽表現,正在塑造一種類似女排的精神。
而男子籃球的影響力,也注定男籃受到的關注和影響會更大。
現在,他們滿心期待,期待男籃再次創造曆史。
這一點,從出場儀式時那震耳欲聾,甚至響徹球館上空的歡呼聲能感受出來。
中國隊出場儀式結束時現場高唱的國歌,分貝透過電視傳到觀眾耳朵裡,更是讓人從心底裡產生共鳴。
這一刻,所有的中國球迷發自心底的自豪。
出場儀式之後,兩隊的首發陸續出爐。
阿根廷隊的首發陣容自小組賽以來就沒變動過。
外線坎帕佐和布魯西諾,鋒線上加裡諾和斯科拉,中鋒德裡亞。
中國隊這邊也沿用了過去兩場的首發陣容,外線方碩和丁彥雨航,鋒線唐天和易建聯,中鋒沈梓捷。
球迷的歡呼聲中,易建聯高高跳起把球撥回到中國隊半場,正式拉開這場半決賽的大幕。
唐天前場突分,丁彥雨航借易建聯擋拆,切入接球上籃得分。
這麼多場比賽打下來,中國隊進攻端已經相當有默契。
不過回過頭來,坎帕佐一個洞穿防守的不看人傳球,給到籃下斯科拉,後者轉身打板得分。
這兩個回合成了前幾個回合的縮影。
中國隊進攻端的效率很不錯,但是他們也沒很好的限製阿根廷隊的進攻,尤其是坎帕佐。
這個上賽季西甲聯賽的FMVP,通過這次世界杯真的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NBA有1米75的小托馬斯,fiba有1米78的坎帕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