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筆通過了哨卡。
左拐來到了治安部,牌子下麵有個人口管理局的窗口。
窗口有一個老頭坐在桌前,一些年輕人坐在電子屏幕的後麵。
“名字?”
“劉筆。”
人口管理局的人點了點屏幕,一個年輕人小聲嘀咕道:
“沒有案底。”
“但是也沒有身份。”老頭沉吟片刻,“你這個……很費功夫。”
“我聽說是能辦的,您想想辦法嘛!”劉筆笑道。
“你得知道,大家工作很忙的。”老頭不太感冒。
劉筆也不是小白,隱約聽懂了一些意思,便不動聲色地請老頭借一步說話。
老頭嗬嗬一笑,來到牆角。
劉筆在手裡放了100元錢,上去和老頭握手:
“那就麻煩你們了。”
老頭嘴角勾起:
“有點禮貌,但不多。”
他很熟練地把錢揣進口袋,對後麵的年輕人嚷嚷道:
“聽說是羅蒙看上的?就我看,他不是什麼流民,也不是逃難者。就算是安全區入籍移民好了。”
9區不限製外來人員加入。
9區入籍,接下來就需要辦好居留證明,再等三年後就可以轉為正式居民了。
緊接著,一位女士來給劉筆講解政策優惠。
劉筆沒怎麼聽,隻是指著宣傳單問道:
“優惠政策,緩衝區建設算嗎?”
房間裡所有人都停止了動作。老頭難以置信地問道:
“緩衝區?你的意思是,你要去緩衝區?”
“是的。”
“年輕人,很有前途!”
老頭連忙衝了過來,直接接手了這位女士的活。
要知道幾年前軍團異種進攻第九區,整個緩衝區都被血洗了一遍。
現在緩衝區沒幾個活人,委員會提出要發展緩衝區,結果是沒人願意當這個冤大頭。
他們正發愁這事,沒想到劉筆出現了。
“如果願意建設緩衝區,可以直接入籍。我們還會給你提供必備的基礎設施。”
老頭突然客氣了起來,讓劉筆反而不太適應。
他們展開了地圖,讓劉筆選擇。
劉筆想都沒想,就選了自己所在的那個倉庫。
整個房間的氣氛好像過節一樣,老頭承諾,最多三天,相關的配套都會到達。
包括水、電、房屋修繕、經營許可和配套設施援助。
“……”
好像莫名奇妙就被優惠政策給砸到了。
劉筆從人口管理局出來之後,還是有些迷茫。
那老頭拿了100塊走,沒有還他。
但是看著手上的身份證件和管委會文書,劉筆覺得100塊還是太賺了。
穿過崗哨,劉筆正式進入第九安全區。
安全區的建設堪稱整潔。
沒有露天的高大建築,但是這巨塔之內,如同芯片板一樣密布的街道房屋,還是給他極大的震撼。
人們安安穩穩地生活著,並沒有所謂的災難景象。
看來,人們已經從天災中適應,努力建立了新的生活。
從人口管理局的辦公室裡,劉筆也拿到了一本最新的第九區內部地圖彙編。
相比於係統刷出來的那張,對9區內部街道的描繪要詳細多了。
先找到服裝店,買了兩身換洗的衣服,花了60。
然後作為一個餐館老板,要做的,自然是考察美食。
打聽了一番,第九安全區的航中街道,似乎有家非常熱門的小餐館。
說是物美價廉,吃完會有很溫暖的感覺。
航中街道不遠,劉筆走了幾步路就到。
“徐記簡餐”幾個字映入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