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蓋房一看就是一把好手。
測量,劃線,確定方位,就靠一雙手、一支筆、一雙眼睛就做完了。
拿準線尺子一量,嘿,不差分毫。
讓他來建這個四平米的水泥格子也是屈才了。
“當年九區裡的高樓,我也是跟著建過一點的……”
老胡一邊抽煙,一邊哼哼唧唧著自己的光輝過往。
隻是他的小徒弟聽上去似乎不太耐煩,在屋頂上嚷嚷:
“師父,就彆提那些陳年舊事了!那些人家是要專業工程師設計的!”
老胡一聽氣不順了:
“小兔崽子,那我問你,那我問你了……你說我不專業,我不專業?”
“我沒說過。”
那小徒弟回答完,又縮回去修屋頂了。
“消消氣。”劉筆製止道,“老胡你可專業了,先把地基挖一下吧。”
胡然聽到劉筆承認以後似乎舒服多了。
他去卡車上拉著挖掘工具下來,重新回到了原來的節奏。
一邊乾活,一邊念叨著:
“想當年,我在九區中心的時候……”
小徒弟似乎還是聽煩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更猛烈了。
劉筆也幫著胡然挖土、鋪石、加鋼筋、澆築。
進度比想象中的要快太多,地基的的構型基本完成了。
因為要砌三層乃至四層的牆麵,今天實在來不及了。
劉筆給他們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大餐。
先是一條烤腿肉,均勻切成片,佐以辣椒粉、粗鹽作為乾蘸料。
再是一人一份腿肉湯,燉得很久,湯鮮味美,肉末也很細膩。
再是一份辣炒蜣螂肉,前麵賣爆了,今天是最後一份。
劉筆本來想把最後一隻沼澤蜣螂抓出來煮了,但它倔強地縮在角落,看上去沒有中暑,劉筆想想也就算了。
然後是兩個饅頭,一個蘋果餡兒包子,兩個烤樹土豆蛋子。
最後再來點清口的豆芽菜和韭菜——這些是劉筆自己在房間裡用水盆培育的。
兩人看見眼前豐盛的飯菜,高高興興地入座。
老胡咬了一口包子,驚訝道:
“這包子的口感,入口比之前要軟糯得多,而且那種壓縮餅乾的香味也沒有消失,這是怎麼做到的?”
“手熟罷了。”劉筆波瀾不驚地回答道。
“得了吧你,肯定是加了什麼秘方了!”胡然爭辯道,“之前的饅頭、黏性、彈性,都沒有這麼好,可以說拿手捏一捏就散了,這個饅頭不這樣啊!”
胡然說著,拉扯著他手中的饅頭,像橡皮泥一樣地被稍稍拉長。
劉筆不作回答,隻說是秘密。
其實現在土豆種得多,壓縮餅乾的成本要遠大於土豆。
因此劉筆的饅頭和包子皮,就加了不少土豆澱粉,口感自然也就上去了。
眾人大快朵頤,胡然和他的小徒弟也是吃得熱汗淋漓。
“晚上還能乾一陣!”
他們穿上自己卡車上的防護服,拿起工具就開始砌牆墩。
劉筆被這架勢感染了,乾脆也甩開了膀子和他們一起乾。
激烈鏖戰了上半夜,下半夜三人才各自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早,劉筆又給他們做了早餐。
一大碗土豆澱粉和壓縮餅乾調和的濃粥,特地保留了大粒的壓縮餅乾塊,適應九區人喜歡的口味。
加上一些烤肉,還有兩個包子。
可惜沒有雞蛋和油條,否則這橫豎也得是個啃德吉安心早餐。
小徒弟是一樣一樣地吃。
老胡則是往調和的濃粥裡加了不少辣椒素和薑黃粉,又加了鹽,攪合在一起。
再把做配菜的豆芽、韭菜和烤肉全都都倒進了粥裡。
整碗粥瞬間變成了鹹鮮口。
劉筆想到了之前世界的胡辣湯。
勞動人民的智慧還真是無窮無儘。
多少美食就是在勞動過程中被創造的。
吃飽了飯,更有力氣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