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掉鳥頭。
鳥的脖子隱藏在大量羽毛之中,沒想到居然有幾十厘米長。
脖子後麵有一顆心臟狀的菌瘤,還在緩緩跳動著。
【菌瘤,是白額高腳鳥的淋巴係統特化而成】
【可以消解和分配毒素,是白額高腳鳥免疫係統的一部分】
跳動節奏劉筆有些熟悉……
這好像可以跟著節奏唱一閃一閃亮晶晶了啊!
怕櫃子裡的鼠王突然從鹹水罐子裡蹦出來,劉筆趕緊把那菌瘤挖去。
切開鳥腹,斷開鎖骨,將身體劈作兩半。
去掉屁股,鳥爪先扔去一邊。
爪子劉筆還不想丟掉,隻想回頭考慮如何料理。
掏出內臟,清水洗刷血液,再用燒堿溶液清洗。
活性炭和草木灰覆蓋十多分鐘,再次用5的硼酸溶液衝洗乾淨。
處理好的白額高腳鳥白白嫩嫩,看上去像一隻碩大的火雞,但是用手指戳動,就可以感受到,肉質明顯比火雞要彈嫩許多。
全燉湯,可就太浪費了。
至少可以拿一部分炒著吃,拿一部分鹵著吃,拿一部分不加水,煨著吃,都香。
恐鳥類生物都足夠大。
劉筆拿了四分之一,切塊投入鍋中。
倒上清水,加入幾片薑樹枝,少許土豆酒,加上一點鹽,大火煮開,撇去浮沫。
撈出後,放進燉鍋。水量要沒過鳥肉,放入薑片、放入乾蘋果枝。
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慢燉煮。
燉煮期間,劉筆給捕獵小隊的隊員們還有羅川都送上了冰鎮的甜湯。
他們邊看電視邊吃,很快把驚嚇稍微忘在了腦後。
濃鬱卻不張揚的香味,漸漸地從燉鍋叮叮當當輕響的蓋子下飄出。
是非常明顯的禽類香氣。
比雞湯要清澈,比鴨湯要芳香,可能跟鴿子湯會接近一些,但也不全對。
劉筆往湯裡撒了一些鹽,繼續小火慢燉。
不能加入其他過多的調料。
因為那樣會掩蓋禽肉本身的味道,影響湯的清澈和鮮美。
再耐心等待了十幾分鐘後,劉筆打開鍋蓋,迎著那動人霧氣,撇去表麵油脂,又撒上一把蔥花。
蔥香浸入湯中,從安全區順來蔥頭的意義,此時此刻已經全部體現。
奶黃色的湯汁上浮著一點綠色。
既是風味,又是動人的點綴。
劉筆稍微攪了攪湯汁,嘗了一口。
綿密滋潤的感覺,是適量油脂帶來的連貫感。
有雞湯那種向上的香味和鮮,但不顯得灼熱。
有鴨湯的清甜,而且很難得的,沒有任何像鴨味那樣的禽類異味。
連喝幾口,都不會感覺到油膩,隻覺得胃裡暖暖的,好像一下子安定下來,不想動一樣。
而且蔥花在其中的味道簡直是畫龍點睛。
溫暖平和的湯汁,憑空多了一份提神醒腦的香味!
光是品嘗,就可以隨便喝下一大碗!
再拿一塊肉放進嘴裡。
肉質軟嫩適中,能夠在嘴裡拉出肉絲來,卻不會塞牙。
在嘴裡嚼著,是甜蜜蜜的蛋白質味道,卻不會因為咀嚼而顯得太渣。
許多雞肉燉得柴了,嚼著嚼著會嚼出渣滓來。
而這鳥肉,居然完全沒有這種情況!
不知道是不是孢子立大功了。
劉筆享受地舔了舔嘴唇。
死區的貨,味道確實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