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筆站在一望無際的土豆林之中,稍微放鬆了一下因為忙碌而緊張的神經。
這次白灼蘋果帶來的熱潮雖然在意料之外,但荒野飯店積累許久,遲早都會走到這一步。
日光之下,涼爽的風穿過天地,在林葉上打出響聲,吹在劉筆身上。
萬物入秋。
這片荒野……不,已經不是荒野了。
蜿蜒的人工河從遠處到來,環繞飯店。其中生活的異種,可以為人們帶來美味的魚乾、紅燒魚,還有魚湯。
蘋果樹圍繞著寬闊的魚塘,腿蛋行走其中。
紫紅色的樹土豆林則是一直延伸向遠方,和天際線連成一片。
這些樹土豆林一半是劉筆所種,卻還有一半是來自於緩衝區民眾的手筆。
他們一邊種植供自己食用,多餘的則是賣給荒野飯店,產生各種澱粉製品。
居民區的房屋錯落其中。
除了最早期300個據點搭建的水泥房,還有各種居民出於生活需要,加蓋的鐵皮空架房子。
露在外麵的燃氣管線,水渠通道和處在九區東側圍牆向東30公裡處的聯合沼氣爐。
以及淺灰色的道路支線,和哨所邊緣的邊境牆。
雖然不及牆內安全,但已經完全變成了豐饒之地。
蘇姚背著背簍,從飯店裡走來。
她的身後還跟著黃導,還有黃導帶過來的大學教授。
“教授今天也來了?”劉筆打招呼道,“多虧了你研究出的紅山犬獸毛皮分級理論,大家對於異種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
教授謙虛道:“理論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您這樣活躍在一線的人員才是最值得敬佩的。”
劉筆笑了笑,抓起一隻兩三顆芝麻大小的蟲子:
“有見過這隻漂亮的小蟲嗎?”
掌心的蟲子,看上去和外界各種生猛的異種不同。
它的頭是蒲公英籽般細小的黑色,而全身好像幾片雪白的鵝絨拚湊在一起似的。
“這是雪蟲。”教授推了推眼鏡道,“到了秋冬季就會從北方荒原飄過來的小東西。”
“會吃糧食嗎?”劉筆想了想,“比如說,樹土豆。”
“不會。”教授回答道,“它們沒有口器,生長發育主要在北方,成蟲之後的壽命,也不過短短幾天罷了。”
“好。”劉筆點點頭,又問道:
“天氣轉涼之後,對異種的生長有什麼影響嗎?”
教授想了想:“平原地區常見的異種,白天的休眠期會逐漸縮短,在涼爽的天氣裡,孢子生物活躍性反而會提高。”
“沼澤類生物研究不多,但是這裡的冬天水麵會結冰,部分生活在灘塗的異種活力會大大下降,甚至銷聲匿跡。”
教授說的,和自己最近觀察到的內容差不多。
隨著氣溫下降,荒野飯店周圍的異種活躍度明顯上升。
樹土豆的產量也開始增加,而有些蘋果樹甚至直接進入了無休眠狀態。
雖然它們在天熱的時候也是蠻有勁兒的……
椒香豬的活動能力開始下降,相比之下,腿蛋沒有什麼明顯變化。
聽過教授的話,劉筆稍微放下心來。
聽蘇姚的說法,安全區由於食品供應的短缺,每年都會出現食物短缺導致的饑荒。
在秋冬季尤為常見。
農牧業還是比較看老天臉色的行業。
如果作物停止生長,那可要遭大罪了。
不過,現在看來,事實恰恰相反!
這些異種在涼爽或者寒冷的氣候裡,反而能夠完全發揮出自身的天賦!
秋冬之後缺糧的情況,至少在緩衝區是不會發生的。
劉筆進一步觀察自己養的這些東西,拿係統一個個掃描過去。
大鼠進入了秋季換毛的階段,身上開始長出和剛毛不一樣的柔軟絨毛,戳一戳肚子,肉質當中的脂肪含量似乎高了很多。
平原地區養的薑樹沒有太大變化,應該是山上氣溫天然就比平原要低的緣故。
烏骨米是一種靠寄生的惡毒生物,樹土豆繁茂,它就沒有問題。
至於魚塘裡的寄生魚和蜣螂,在繁殖期後似乎陷入了不應期,行動也變得遲緩起來。
免得死掉以後浪費,劉筆打算把它們全部做成乾貨和罐頭,隻留少量做種。
去到紅山上麵,最新一茬的百齒苞穀飽滿地結在枝杆上,低著頭,風吹過山穀,就充滿了嘎達嘎達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