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籽是金黃色的,瓜色澤肉則有點像淡綠色的冰沙,帶著幾分清爽的氣味。
嗅一嗅,舔一舔。
沒有什麼特彆的甜味,質地不像外皮那樣堅韌,反而有點像生冬瓜一樣。
多汁,充滿水分導致的硬,切割下去刀頭有沙沙的感覺。
籽粒和瓜瓤內的菌團緊密結合,似乎這團東西才是產生生物電的源頭。
這裡似乎形成了類似於蓄電池的蓄能結構,且每個瓜的結構都相互獨立。
這些積蓄的能量會在被觸發時瞬間完成釋放,強大到足以爆發出電弧,將人打暈。
如果雷瓜足夠多,連續放電也是輕而易舉的。
這雷瓜外皮有三層結構,斷麵好像切開來的蘆薈,兩層皮質中夾著一層厚厚的膠質。
“外皮是不能吃的。”
劉筆嘀咕道。
【雷瓜外皮的膠質在與弱酸反應後可脫毒】
【此膠質可食用】
劉筆將瓜皮撕開,將其中膠質刮出。
本來想放入醋中,又想了想,覺得應該全部使用牆外的材料,便放入一小杯榨好的檸檬汁當中攪拌。
不一會兒,兩種東西混合成為了一團粘稠的淡黃色膠狀物。
膠狀物清新芳香,而且純天然製造,大概率對人體無害。
“這個東西,應該可以代替九區裡的蟲膠了。”
蟲膠,顧名思義,就是從昆蟲體內提取的膠質。
蟲膠被大量地運用於九區的食品工業,也可以作為一款黏性不是很強的膠水。
有了這東西,做涼糕或者果凍之類的食物,就再也不用采購蟲膠了。
劉筆把處理後的瓜皮扔在一邊,將雷瓜刮乾淨寄生菌絲後洗淨切塊。
一半拿來清炒,一半則是投入清水當中。
和醃製好的鹹豬肉、鹽殼筍、豆皮還有雪落菌一起慢燉。
豆皮是上次在熬煮豆漿時的副產物。
劉筆把它們全部收集起來晾乾,作為這次燉湯的湯料使用。
清香的雷瓜在湯中滾動,瓜肉中的汁水慢慢滲入湯中,和豆皮、雪落菌當中的脂質一起,將一鍋醇湯染成玉色。
而清炒雷瓜的色澤倒是清新,一口下去,爽脆清淡,比起複眼浮萍完全不輸,劉筆甚至更加喜歡。
至於用檸檬汁和瓜皮膠衝出來的物體,劉筆也相當敬業地嘗了一口。
口感上確實接近於膠水——
雖然這玩意兒第一時間讓他想到了某些呼吸道分泌物。
但是帶著清涼的檸檬酸滋味,還有淡淡的瓜香讓他完全忘記了這點。
取出幾勺,放入調好的蘋果釀當中。
不一會兒,杯中的蘋果釀在膠質的作用下凝固,滋味豐富的檸檬味蘋果釀布丁就做好了。
既有酒和蘋果糖漿的風味,又在此之上加入了清爽酸甜的檸檬和一點點雷瓜的清新。
冰涼的溫度加上果凍那潤滑的口感,比燒仙草當中的龜苓膏還好吃。
這個廚房裡出現的一個炒菜,一個湯煲,再到這一份小小的甜品。
都是對新世界探索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劉筆做好了飯菜,將鍋碗端出。
走進飯堂,卻看見蘇姚拿著剛剛被他丟掉的幾塊瓜皮,用爐火的溫度烘乾,然後切成長條狀,纏在刀柄上麵。
“你這是做什麼?”劉筆問道。
蘇姚笑道:
“這些瓜皮的質量非常好。我剛剛發現,拿火烘烤一會兒,就會變得非常強韌,也不打滑,跟鞋底的塑膠一樣!”
劉筆把那輕微烘烤過的瓜皮拿過來看。
它確實變得更加堅韌,甚至有些橡膠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