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麵露難色,壓低聲音說:“書記正在裡麵談事情,是關於玻璃器皿廠的事情。今天早上又有一批職工到廠門口聚集了,情況不太好處理。”
明朗會意地點點頭:“那我在這裡等一會兒吧。”
他在接待區的沙發上坐下,劉秘書體貼地端來一杯熱茶。
接待區的隔音效果很好,但偶爾還是能聽到辦公室裡傳出的說話聲,語氣似乎頗為嚴肅。
大約過了十分鐘,辦公室的門開了,幾個神色凝重的人走出來。
明朗認出其中一位是市國資委的主任,另一位是公安局的副局長。
大家簡單點頭致意,沒有多言,但那沉重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劉秘書進去請示後,很快出來對明朗說:“明總,書記請您進去。不過……”
他做了個壓低聲音的手勢:“書記今天心情不太好,玻璃器皿廠的事情很棘手。”
明朗會意地點點頭,輕輕敲了敲門後推門而入。
黃萬春書記的辦公室寬敞而樸素,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和文件,牆上掛著江州市地圖和幾幅書法作品。
黃書記本人正站在窗前,背對著門口,望著窗外的景色。
即使從背後看,也能感受到他肩上的沉重壓力。
“黃書記。”明朗輕聲打招呼。
黃萬春轉過身來,臉上帶著疲憊但依然強打精神的笑容:“明朗啊,來得這麼早。坐吧。”
明朗沒有立即坐下,而是上前幾步,將手中的茶葉放在辦公桌上:“書記,給您帶了點茶葉,武夷山的大紅袍。知道您愛喝茶,工作累了可以提提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萬春看了看茶葉,臉上露出真心的笑容:“明朗啊,你還是這麼細心。這茶我收了,謝謝你的心意。”
他指了指沙發:“坐吧,彆站著說話。”
兩人在沙發上坐下,劉秘書悄無聲息地端來兩杯茶後又退了出去,輕輕帶上了門。
黃萬春揉了揉太陽穴,歎了口氣:“剛才你都看見了吧?玻璃器皿廠的事情越來越棘手了。今天早上又有一百多號人到廠門口聚集,要求政府給個說法。”
明朗點點頭:“前幾天我路過那裡,正好碰上一個老工人受傷,送他去了醫院。情況確實比較複雜。”
黃萬春驚訝地抬頭:“你參與了?怎麼回事?”
明朗簡單敘述了那天的情況,包括劉師傅的受傷和他們的救助過程。
黃萬春聽得認真,不時點頭。
“這件事情你處理得很好……”黃書記讚許地說:“現在這種敏感時期,最重要的是避免矛盾激化,保護好職工的安全。”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沉重:“但是這個爛攤子,終究得解決啊。”
明朗謹慎地問道:“市委目前有什麼方案嗎?”
黃萬春起身走到辦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又回到沙發前:“這是玻璃器皿廠的詳細報告。1146名在職職工,287名離退休人員,負債1800萬,資產僅估值900萬,嚴重資不抵債。連續虧損八年,產品滯銷,設備老化...”他念著這些數據,每一條都像重錘一樣敲在心上。
“最難的是人員安置……”黃書記繼續說:“按照現行政策,每位職工的經濟補償金至少需要45萬元,光是這一項就是近5000萬的支出。還有離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險等費用,又是一大筆錢。市財政根本無力承擔這麼巨大的改革成本。”
明朗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
作為企業家,他完全理解這些數字背後的沉重意義。
黃萬春感慨道:“傳統國企的包袱太重了。像玻璃器皿廠這樣的老企業,曾經是江州的驕傲,現在卻成了最大的難題。”
辦公室裡沉默了片刻,兩人各有所思。
終於,黃萬春打破沉默:“明朗啊,你是個有眼光、有擔當的企業家。”
他身體前傾,語氣誠懇:“你有沒有考慮過,參與玻璃器皿廠的改製重組?”
這個提問並不出乎明朗的意料,但他還是需要時間思考。
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熱氣,借這個動作爭取了幾秒鐘的思考時間。
喜歡重生後邊造國貨邊炒股成全球首富請大家收藏:()重生後邊造國貨邊炒股成全球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