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誰?你嗎?"靈帝冷笑。
袁隗不慌不忙:"並州刺史張溫,熟知當地情勢,可堪大任。"
十常侍之首張讓眼珠一轉,附議道:"張溫確是最佳人選。"
靈帝不耐煩地揮手:"準了!封張溫為左車騎將軍,總領平叛事宜。另外,調董卓部馳援並州!"
退朝後,張讓秘密召見袁隗:"司徒大人好算計啊。張溫是你門生,董卓又與你袁家..."
袁隗笑而不語,袖中手指輕輕摩挲著一塊溫潤的玉佩——那是三日前董卓派人送來的"小禮物"。
十日後,並州前線。
新官上任的張溫大帳內,酒香四溢。
"董將軍勞苦功高,本官已表奏朝廷,封你為破虜將軍,亭侯!"張溫舉杯向董卓示意。
董卓哈哈大笑:"多謝大人栽培!"說著使了個眼色,親兵抬上一口沉甸甸的箱子。
張溫假意推辭,眼睛卻死死盯著箱縫中露出的金光。一旁的周慎——這位"失蹤"多日的壺口守將,此刻正諂笑著為張溫斟酒。他奇跡般地從壺口生還,還帶回一隊"親兵",實則是董卓安插的人馬。
"周將軍堅守壺口,力戰負傷,本官已表為蕩寇將軍,亭侯。"張溫拍著周慎的肩膀,後者"恰好"從懷中掏出一卷竹簡——正是當日曹操的警告信。
"多虧這封信,下官才知曹操早有預見,卻不肯全力救援..."周慎陰險地暗示。
張溫會意:"本官會"如實"上奏。"
帳外陰影處,新任平巾校尉吳權冷眼旁觀這一切。他奉董卓之命前來呈送軍報,卻意外撞見這場權錢交易。
"校尉,我們..."親兵小聲詢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權擺手製止,悄然後退。走出百米後,他才對身旁的賈詡低聲道:"文和兄,這就是我大漢的棟梁之臣?"
賈詡輕笑:"賢弟勿怪。大廈將傾,螻蟻先肥。"
吳權搖頭,突然想起什麼:"對了,那個曹操..."
"已被張溫調去與袁紹一起,歸周慎節製。"賈詡撚須道,"此二人皆世家子弟,張溫不敢輕慢,但也絕不會讓他們再立大功。"
吳權若有所思。曹操,這位未來的亂世奸雄,此刻竟也淪為政治博弈的棋子。
三日後,張溫的作戰部署下達:
·董卓部由泫氏攻穀遠、屯留;
·周慎率曹操、袁紹攻黎亭、林縣;
·三路合圍張曼成於長子、潞縣、黎城三角地帶。
看似合理的計劃,實則暗藏玄機——最硬的骨頭穀遠交給了董卓,而周慎則負責相對容易的黎亭、林縣,明顯偏袒。
"嶽父大人,張溫這老匹夫欺人太甚!"牛輔憤憤不平。
董卓卻大笑:"你懂什麼?穀遠雖硬,但破之可獲全功。傳令下去,明日開拔!"
吳權冷眼旁觀,心知董卓另有算計。這位西涼梟雄早已看出朝廷虛弱,正借剿匪之名壯大實力。而他吳權,也將在這亂局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機會。
遠處,太行山巍峨的輪廓在暮色中若隱若現。山的那邊,是張曼成的十萬黃巾,更遠處,則是風雨飄搖的洛陽。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