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將被擒,黃巾軍頓時大亂,或降或逃。吳權命人緊急救治芒中,但傷勢過重,這位羌人勇士最終在吳權懷中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厚葬他。"吳權沉聲下令,親手合上了芒中不甘的雙眼。這是他從軍以來失去的第一位重要部將,心中不免黯然。
清點戰果,此役殲敵兩千餘,俘獲五千,繳獲糧草器械無數。吳權親自審問韓忠,但這黃巾將領骨頭極硬,寧死不屈。
"殺了我吧!天公將軍會為我報仇!"韓忠獰笑著,眼中全無懼色。
吳權沒有立即處決他,而是命人將其押送牛輔大營。同時,他從五千降兵中精選一千體格健壯、眼神清明的青年,打散編入各營,其餘則交給牛輔處置。
"校尉為何隻留這麼點降兵?"田樂不解地問。
吳權解釋道:"黃巾軍雖眾,但多為裹挾之民,真正可戰者十不存一。與其留烏合之眾拖累全軍,不如精選銳士。"
賈詡在一旁微笑頷首。這種精兵思想遠超時代,正是吳權現代軍事素養的體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牛輔對吳權的戰果大喜過望,不僅全盤接收了四千降兵,還大擺宴席慶功。宴上,這位董卓女婿滿麵紅光地宣布:"嶽父大人已攻占屯留,張溫大人表奏朝廷,封嶽父為破虜將軍,亭侯!我等也跟著沾光!"
眾將歡呼暢飲,唯有吳權保持清醒。他知道,董卓的政治地位正在飛速上升,而這對自己既是機遇,也是威脅。
宴後,賈詡悄悄告知吳權最新情報:"張曼成收縮兵力,固守長子、潞縣、黎城三地。張溫命董卓、周慎三麵合圍,但..."
"但什麼?"
"張溫貪得無厭,已收受董卓重賄。這所謂"三麵合圍",不過是做做樣子。董卓意在保存實力,坐觀局勢變化。"
吳權冷笑:"果然如此。"曆史上董卓就是在鎮壓黃巾過程中養寇自重,最終成就霸業。
"還有一事。"賈詡聲音更低,"洛陽傳來消息,天子對皇甫嵩連戰連敗極為不滿,已將其撤職查辦。如今朝中十常侍與大將軍何明爭暗鬥,局勢越發混亂。"
吳權走到帳外,望著東方漸白的天空。再過兩個時辰,大軍就要開拔,向長子進發。那裡有十萬黃巾軍嚴陣以待,而背後則是日益膨脹的董卓集團。
"文和兄,你覺得張曼成能撐多久?"
賈詡撚須道:"若無外力乾擾,最多三月。但..."
"但天下大勢已變。"吳權接過話頭,"黃巾雖將敗亡,卻已動搖漢室根基。接下來,才是真正的亂世。"
賈詡眼中精光一閃:"賢弟有何打算?"
吳權沉默片刻,突然問道:"石雲穀那邊可有消息?"
"吳明來信,已按賢弟圖紙造出二十架改良投石機,射程遠超尋常。另招募流民三千,按羌騎與漢軍結合的方式訓練,頗有成效。"
"好。"吳權點頭,"傳信回去,加緊儲備糧草兵器。另外..."他頓了頓,"找機會接觸管亥。"
"管亥?"賈詡一怔,"就是那個奇襲壺口關的黃巾將領?"
"正是。此人能率山地部隊完成如此艱巨任務,必是人才。黃巾敗亡後,這樣的人或可為我所用。"
賈詡深深看了吳權一眼,緩緩點頭。他這位結義兄弟的眼光和胸襟,越來越有雄主之姿了。
晨光中,號角聲響徹軍營。大軍開拔在即,吳權披甲上馬,烏騅馬不安地刨著蹄子。遠處,長子城的方向,濃煙滾滾,遮天蔽日。
那裡有更多的鮮血與火焰,也有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吳權握緊長槍,眼神堅定。既然來到這個時代,他就要在這亂世中,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