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穩住了陣腳,周瑜和孫權等人稍作喘息後,便開始認真思索起應對象兵的辦法來。
此時,大將淩操站出來說道:“我手下的丹陽兵與象兵交戰時,一開始確實被嚇得不輕。但後來,有一位火軍的老兵告訴我,他以前曾流落至交州,在那裡見過這種動物,叫做大象。”
眾人聞言,皆露出好奇之色,紛紛將目光投向淩操。
淩操繼續說道:“這位老兵說,大象體型巨大,力大無窮,作戰時異常勇猛。交州人常常訓練大象從事重體力勞動,比如搬運木材等。而日南國的大象比交州的還要更大,他們將其用作戰象,威力更加強大。”
他信誓旦旦地說大象雖然體型巨大,力大無窮,但其實也有弱點,那就是對火極為恐懼。聽到這話,淩操靈機一動,立刻提出一個絕妙的計策:可以派遣丹陽兵趁著夜色,攜帶大量乾燥的柴火和油等易燃物品,悄悄潛入敵軍營地放火。一旦火勢燃起,那些大象必然會驚恐萬分,四處亂竄,從而導致象兵陣腳大亂。
周瑜和孫權對視一眼,都覺得這個計策實在是太精妙了!他們不禁對淩操的智慧和機智讚歎不已。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完全按照淩操的計劃行事。
當天晚上,夜色深沉,烏雲蔽月,朱爐平原上隻剩下零星的火把在風中搖曳。淩操親自挑選了三百名丹陽精銳,人人背負乾柴火油,腰纏浸油麻繩,借著夜色的掩護,悄然逼近交州聯軍營寨。
“記住,火起之後,立刻撤回,不可戀戰!”淩操低聲叮囑。
丹陽兵匍匐前進,避開巡邏的蠻兵,潛至象欄附近。隻見數十頭戰象被鐵鏈拴在木樁上,象鼻卷著草料,偶爾發出低沉的悶吼。
“點火!”淩操一聲令下,火油潑灑,火把擲出。
刹那間,烈焰衝天而起,火舌順著乾柴迅速蔓延,象欄瞬間化作一片火海。戰象受驚,發出震天嘶吼,瘋狂掙紮,鐵鏈被硬生生扯斷,巨象如失控的山嶽般衝撞而出。
“象驚了!快跑!”交州兵驚恐大喊,然而為時已晚。發狂的象群踐踏營帳,蠻兵被撞飛、踩碎,慘叫聲不絕於耳。
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周瑜見敵營大亂,當即揮劍下令:“全軍進攻!”
東吳軍從東、南、北三麵殺出,戰鼓震天,喊殺聲如潮水般湧向敵陣。交州聯軍本就被象群衝得七零八落,此刻更是潰不成軍。
淩統雖年僅十六,卻已身高丈二,力大無窮。他手持長刀,率領丹陽兵直插敵營核心,所過之處,敵兵如割麥般倒下。鮮血浸透戰袍,他卻越戰越勇,眼中隻有那騎在巨象上的身影——日南國王洪森!
洪森頭戴金冠,身披犀甲,騎在一頭比其他戰象更為龐大的巨象上,正怒吼著指揮殘部突圍。淩統見狀,大喝一聲:“賊王休走!”
他拈弓搭箭,一箭射出,洪森側身避過。淩統不慌不忙,連發三箭,最後一箭如流星貫日,正中洪森咽喉!
“國王死了!國王死了!”日南兵見洪森墜象,頓時魂飛魄散,紛紛跪地投降。士壹見大勢已去,帶著親信倉皇向南逃竄。
朝陽升起,朱爐平原上屍橫遍野,硝煙未散。周瑜策馬巡視戰場,見東吳軍雖勝,卻也折損頗多,不由歎道:“此戰雖勝,卻也是慘勝。”
孫權抹去臉上血汙,笑道:“公瑾何必憂慮?洪森已死,士壹伏誅,交州再無強敵!”
周瑜搖頭:“日南國雖敗,餘孽未清。且交州瘴癘之地,治理不易,需從長計議。”
正商議間,忽有探馬來報:“報——逃竄的日南殘部焚毀了合浦港口,水軍戰船受損!”
周瑜眉頭一皺,望向南方密林,沉聲道:“傳令全軍,整頓兵馬,三日後進軍日南——此戰,務必斬草除根!”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