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滔滔,江夏城頭,吳軍的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自周瑜中箭負傷後,東吳上下對關羽恨之入骨。周瑜臥病在床,胸口的箭傷仍隱隱作痛,但他的心思卻一刻未停——如何報這一箭之仇?如何奪回南陽?
這一日,周瑜召魯肅入內室密議。燭火搖曳,映照著他蒼白的麵容,眼中卻閃爍著陰冷的光芒。
"子敬,我有一計,可令關羽自投羅網。"周瑜低聲道,聲音雖虛弱,卻透著狠厲。
魯肅心中一凜,問道:"公瑾有何妙計?"
周瑜緩緩道:"你親自去宛城見關羽,就說前番攻打南陽實屬誤會,吳軍願撤兵回江東,請他來夏口商議換防之事。"
魯肅皺眉:"關羽多疑,豈會輕易中計?"
周瑜冷笑:"正因他多疑,才會以為我不敢在重傷之際再動乾戈。你且去,言辭務必懇切,就說我周瑜已病重不起,東吳願與荊州重修舊好。"
魯肅沉吟片刻,終於點頭:"好,我這就去辦。"
宛城府衙內,關羽正與諸將議事。忽報東吳魯肅求見。關羽丹鳳眼微眯,捋須道:"子敬此來,必有所圖。"
魯肅入內,恭敬行禮:"關將軍,前番誤會,周都督甚是不安。今都督箭傷未愈,已命吳軍撤回江夏,特請將軍赴夏口商議換防之事,吳軍願意撤回江東,歸還荊州江夏之地,以釋前嫌。"
關羽尚未答話,謀士王甫突然出列:"主公不可!周瑜詭計多端,此番相邀,恐有詐謀!"
魯肅麵色不變,歎道:"王先生多慮了。周都督如今臥病在床,豈會再生事端?都督誠意相邀,隻為兩家重修盟好。"
關羽沉吟良久,忽然大笑:"好!既然子敬親來相邀,關某豈能不給這個麵子?三日後,我當親赴夏口!"
魯肅大喜,告辭而去。
待魯肅走後,王甫急道:"主公,周瑜此計分明是要調虎離山!"
關羽冷笑:"我豈會不知?周瑜想用調虎離山之計,我偏要來個將計就計!"
當即下令:"黃忠、魏延率精兵兩萬,暗中屯駐章陵;周倉、關平隨我赴宴,隻帶一千精兵。我倒要看看,周瑜能玩出什麼花樣!"
夏口吳軍大營,周瑜得知關羽答應赴約,蒼白的臉上浮現出猙獰的笑容:"關羽啊關羽,你終究還是上鉤了!"
他立即召集眾將:"韓當、淩統,你二人率三萬精兵,趁關羽離城之際,再攻章陵!呂蒙,你在宴席四周埋伏五百刀斧手,待我擲杯為號,立即殺出!"
呂蒙擔憂道:"都督,您的傷勢..."
周瑜厲聲道:"不必多言!此仇不報,我周瑜誓不為人!"
三日後,夏口吳軍大營張燈結彩,看似一片祥和。關羽僅帶關平、周倉及一千精兵赴約。入營時,關羽丹鳳眼掃視四周,見吳軍士卒雖麵帶笑容,眼中卻暗藏殺機。
酒宴設在臨江高台之上,周瑜"抱病"出席,麵色蒼白,不時咳嗽。魯肅作陪,頻頻勸酒。
酒過三巡,周瑜忽然舉杯:"關將軍,前番誤會,皆周瑜之過。今日特備薄酒賠罪,請滿飲此杯!"
關羽大笑:"周都督客氣了!"舉杯一飲而儘。
就在此時,周瑜手中酒杯突然墜地,"啪"的一聲脆響——
刹那間,四周帷幕後衝出數百刀斧手!呂蒙一馬當先,挺槍直取關羽:"關羽受死!"
關羽早有防備,青龍偃月刀橫掃,將麵前桌案劈為兩半:"周瑜小兒,果然奸詐!"
關平、周倉立即護在左右。那一千精兵雖少,卻都是百裡挑一的悍卒,頓時與吳軍廝殺成一團。
"父親快走!"關平大喊,手中長槍如蛟龍出海,連挑數名吳將。
周倉揮舞大刀,如猛虎下山:"主公隨我來!"
關羽怒發衝冠,青龍刀所向披靡,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呂蒙見攔不住,急令放箭。箭如雨下,關羽肩頭中箭,仍咬牙突圍。
與此同時,韓當、淩統果然率軍再攻章陵。黃忠立於城頭,白須飄飄,冷笑道:"吳狗果然中計!"
魏延早已埋伏多時,待吳軍過半渡河,突然殺出。韓當大驚,急令退兵,卻被黃忠一箭射落頭盔,狼狽逃竄。
關羽一路血戰,終於突圍至南郡樊城。檢點人馬,千名精兵僅剩三百餘人,關平、周倉皆負輕傷。
"周瑜!"關羽怒發衝冠,一掌拍碎案幾,"此仇不共戴天!"
夏口大營,周瑜得知關羽逃脫,韓當兵敗,氣得傷口崩裂,一口鮮血噴出:"天不助我!"
魯肅急忙扶住:"公瑾保重!來日方長啊!"
周瑜仰天長歎:"既生瑜,何生亮!既生吳,何生蜀!"言罷昏厥過去。
自此,吳蜀之仇,再無轉圜餘地。長江水滔滔,見證著這場驚心動魄的謀略對決,也預示著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