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嵩更是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人三思!馬超將軍若知我等不戰而降,必不會輕恕!”
楊伯閉上眼睛,痛苦地搖頭:“我意已決。若降,隻我一人背負罵名;若戰,滿城生靈塗炭。這個選擇,就讓我來做吧。”
當天下午,雒縣城門緩緩打開,楊伯率官員出城請降。
白善騎在馬上,看著跪在路旁的廣漢太守,心中並無喜悅。他原本預計會有一場惡戰,甚至做好了強攻數日的準備。
“楊太守請起,”白善下馬扶起楊伯,“既已歸順,便是同僚,不必多禮。”
楊伯低頭不敢直視:“敗軍之將,不敢起身。隻求將軍善待城中百姓。”
“這是自然。”白善點頭,隨即問道,“我聽說益州主簿韓嵩頗有才乾,何在?”
楊伯身後眾人中一陣騷動,卻不見韓嵩身影。
此時韓嵩正在府庫中焦急地整理文書。得知太守決定投降,他心如刀絞。
“我不能降,”他喃喃自語,“陛下待我恩重如山,馬超將軍委以重任,豈能背棄?”
夜幕降臨,韓嵩假扮成樵夫,偷偷溜出府衙後門。城中因投降一事混亂不堪,無人注意到這個不起眼的“樵夫”悄然消失在夜色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一路躲開北漢巡邏隊,憑借對地形的熟悉,終於摸到城南一處隱蔽的排水洞口。這是多年前修建的防洪通道,直通城外。
韓嵩深吸一口氣,鑽入黑暗的通道。洞內狹窄潮濕,他隻能匍匐前進,冰冷的汙水浸透衣衫,黑暗中不時有老鼠竄過。
“必須將消息傳給馬超將軍,”他咬著牙向前爬行,“白善下一步必定與張遼合圍武都,將軍若不知情,必遭大禍。”
就在韓嵩艱難逃出雒縣的同時,白善正在太守府中與楊伯談話。
“楊太守既已歸順,仍請你留守廣漢,”白善說,“我會留下五千兵馬助你守城。”
楊伯驚訝抬頭:“將軍不留守廣漢?”
白善走到地圖前,指向武都方向:“馬超、馬日磾父子被張遼將軍牽製在武都已有月餘。如今我取得漢中、廣漢,正好與北邊形成合圍之勢。機不可失,我明日即率軍前往武都。”
楊伯欲言又止,最終隻是點頭:“將軍英明。”
第二天清晨,白善大軍開拔北上。隊伍浩浩蕩蕩,旌旗蔽日。
參軍騎馬跟在白善身邊,有些憂慮:“將軍,我們剛取廣漢,不留駐幾日穩定局勢嗎?楊伯新降,恐有異心。”
白善望著前方山路,目光深邃:“兵貴神速。馬超乃當世虎將,若給他喘息之機,必成大患。如今他與張遼將軍對峙已久,兵疲糧缺,正是決戰之時。”
“可是廣漢...”
“楊伯文人耳,無膽反叛。”白善自信地說,“況且我已留下兵馬監視,不必多慮。”
就在白善大軍離開半天後,韓嵩終於狼狽不堪地逃到一處山村。他已經一天一夜未進食,衣衫破爛,渾身汙泥。
好心的農婦給了他一些食物和舊衣服,韓嵩狼吞虎咽後,急忙問:“這裡可有馬匹可買?我有急事需趕往武都。”
農婦搖頭:“這窮鄉僻壤,哪來的馬匹?倒是張老漢家有條毛驢,或許可借你一用。”
韓嵩謝過農婦,用身上僅存的銀錢租了毛驢,立即上路。毛驢速度緩慢,但他不敢停歇,日夜兼程向武都方向趕去。
“但願還來得及,”他不斷催促坐騎,“若因我遲了一步,導致馬超將軍被困,萬死難辭其咎。”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