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王平與馬謖領了丞相將令,率領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沿著沔水向街亭進發。這一路行軍,兩位將軍表麵上看似平靜,但實際上卻是各懷心思。
王平乃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對於街亭的地勢險要程度了然於胸。在行軍途中,他多次主動與馬謖商議軍情:“參軍啊,街亭雖然是戰略要地,但張遼既然已經派兵把守,想必那裡的守軍必定是精兵強將。我軍雖然人數眾多,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啊,還是應該謹慎行事才好。”
然而,馬謖卻顯得信心滿滿,似乎對這場戰役胸有成竹。他嘴角微揚,笑著對王平說道:“子均啊,你太多慮了。丞相既然將如此重任托付於我,自然是有他的道理。我自幼熟讀兵書,對於用兵之道可是頗有研究的。街亭的險要之處,就在於它地勢高聳,可以居高臨下地攻擊敵人。到時候,我自然會有一套破敵之策。”
王平看著馬謖如此自信滿滿,心中卻越發感到不安。他知道馬謖雖然有些才華,但畢竟缺乏實戰經驗,而且過於自負。然而,由於馬謖是丞相諸葛亮的親信,王平也不好過多地反駁他的意見,隻能在心中暗自歎息。
大軍行至澤縣時,已是第三日黃昏。探馬來報:“將軍,前方三十裡便是街亭。守將張虎,乃張遼麾下猛將,率五千精兵據險而守。”
馬謖聞言大喜:“區區五千人,何足道哉!傳令下去,全軍休整一夜,明日拂曉進攻!”
王平急忙勸阻:“參軍且慢。街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張虎既是張遼親信,必非等閒之輩。不如先紮營休整,派細作打探清楚再作打算。”
馬謖不以為然:“兵貴神速。我軍十倍於敵,正當一鼓作氣,趁其不備,一舉拿下街亭。若拖延時日,待張遼援軍趕到,反為不美。”
是夜,王平輾轉難眠,獨自登上高處眺望街亭方向。但見遠處山勢險峻,燈火隱約,顯然北漢軍已經嚴陣以待。他心中憂慮更甚,又去找馬謖商議。
“參軍請看,”王平指著地圖,“街亭三麵環山,隻有一條小路可通。張虎若據險而守,我軍縱有十萬,也難以展開。不如分兵繞道,斷其糧道,待其自亂。”
馬謖卻笑道:“子均太過謹慎。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我軍十倍於敵,正當正麵強攻,以示軍威。”他指著地圖上一處高地,“明日我親率主力攻占此製高點,屆時街亭儘在眼底,破敵易如反掌。”
王平大驚:“參軍不可!此高地雖可俯瞰街亭,但水源甚遠,若被敵軍斷我水源,則危矣!不如...”
“不必多言!”馬謖打斷他,“我意已決。明日依計行事!”
翌日拂曉,蜀軍開始進攻。果然如王平所料,張虎據險而守,北漢軍箭如雨下,蜀軍雖眾,卻難以展開。
馬謖親自督戰,命令士兵強攻高地。經過半日血戰,終於占領了製高點。馬謖大喜,立即在山頂紮營。
王平急忙趕來:“參軍,此高地距水源甚遠,當分兵守住水源才是!”
馬謖不以為然:“我軍已占高地,街亭指日可下。待破敵之後,再取水不遲。”
就在這時,張虎已經看出蜀軍破綻。他派一支部隊悄悄繞到後方,截斷了蜀軍的水源。
時值盛夏,烈日當空。蜀軍士兵攜帶的水很快喝儘,開始軍心浮動。
馬謖這才慌了神,急令士兵下山取水,卻被北漢軍伏擊,死傷慘重。
王平見形勢危急,建議道:“參軍,不如暫時退兵,重整旗鼓再戰。”
馬謖卻固執己見:“不可!若此時退兵,豈不貽笑大方?我軍數倍於敵,必能破敵!”
如此相持兩日,蜀軍缺水,士氣低落。張虎見時機成熟,突然夜襲蜀營。
是夜月黑風高,北漢軍悄無聲息地摸上高地。待到蜀軍發覺,為時已晚。
“殺!”張虎一馬當先,直取中軍大帳。
馬謖從睡夢中驚醒,倉促應戰。蜀軍因缺水多日,體力不支,頓時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