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與典滿在八陣圖中已困有十日。初入陣時的三萬大軍,如今隻剩萬餘殘兵,個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戰馬早已宰殺殆儘,最後連馬皮都被煮食充饑。
“將軍,再這樣下去,不等蜀軍來攻,我們就要全部餓死在這裡了。”典滿的聲音沙啞無力,他的鎧甲早已卸下,因為連穿戴的力氣都沒有了。
張繡麵色蒼白,身體虛弱地斜靠在一塊巨大的石頭上,他的目光迷茫地望著四周那仿佛永遠都不會散去的濃濃迷霧,心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這片迷霧不僅讓他迷失了方向,更讓他感到一種深深的恐懼,仿佛這片迷霧背後隱藏著無儘的未知和危險。
就在張繡幾乎要放棄希望的時候,突然,迷霧中出現了一個模糊的身影。這個身影逐漸清晰起來,原來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翁,他拄著一根拐杖,正緩緩地從迷霧中走來。老翁的步伐雖然緩慢,但每一步都顯得異常堅定。
當老翁走到張繡麵前時,他停下腳步,用一種平靜而慈祥的聲音問道:“迷途之人,你是否需要指引?”他的聲音仿佛穿透了迷霧,直接傳入張繡的心底,讓張繡心中的絕望稍稍減輕了一些。
聽到老翁的聲音,張繡的士兵們像是見到了救星一般,紛紛跪倒在地,口中高呼:“神仙!神仙救命啊!”他們的聲音在迷霧中回蕩,顯得格外淒慘。
張繡強忍著身體的不適,掙紮著從石頭上站了起來。他凝視著眼前的老翁,遲疑地問道:“老人家,您可是黃承彥先生?”老翁微笑著點了點頭,回答道:“正是老朽。將軍若願出陣,請隨我來。”
在黃承彥的引領下,殘存的北漢軍終於走出了困了他們十天十夜的八陣圖。重見天日的那一刻,許多士兵跪地痛哭,恍如隔世。
張繡向黃承彥深深一揖:“多謝先生救命之恩!不知先生可願隨我回朝,必當重謝!”
黃承彥卻搖頭歎息:“將軍出得此陣,未必脫得苦海。前方新野城更是凶險萬分,依老朽之見,不如就此退兵回豫州去吧。”
張繡與典滿相視一眼。典滿低聲道:“將軍,我軍現在糧草全無,人困馬乏,退回豫州還要跋涉數百裡。不如先取新野,補充糧草再作打算。”
張繡沉吟片刻,對黃承彥道:“先生好意心領。但我軍現在急需補給,新野近在咫尺,豈能過而不取?待取得糧草,必當速退。”
黃承彥長歎一聲:“既然將軍執意如此,老朽言儘於此。隻盼將軍好自為之。”說罷拄杖而去,身影漸漸消失在竹林之中。
張繡立即整頓殘軍。這一萬多人雖然疲憊,但求生的欲望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
“弟兄們!”張繡站在高處喊道,“新野就在眼前!城中有糧有酒,打下新野,飽餐一頓,我們就回家!”
殘兵們發出虛弱的歡呼聲。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這支疲憊之師竟然重新列隊,向著新野方向進發。
典滿騎馬來到張繡身邊,低聲道:“將軍,方才探馬來報,新野城頭旌旗稀疏,守軍似乎不多。”
張繡眼中閃過希望的光芒:“天助我也!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前進,今日務必拿下新野!”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新野城中,太守趙昱早已按照諸葛亮一年前的安排,做好了萬全準備。城庫中堆滿了火油、火炭,街道下埋藏著火藥,隻等北漢軍入城。
更可怕的是,諸葛亮早在設計新野防禦時,就預料到敵軍在疲憊至極時會不顧一切地攻城。因此特意讓守軍示弱誘敵,實則布下了天羅地網。
喜歡四國爭霸請大家收藏:()四國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