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玉石市場被他細細“掃蕩”完之後,趙國強終於離開了市場。
出了市場,他向路邊的行人打聽玉龍喀什河的方向。
彆的地方,旁人或許不太清楚,但新疆的玉龍喀什河實在是聲名遠揚,路人很輕易就為他指明了大致方向。
得知了大方向,事情就好辦多了。
他尋了處無人的角落,念頭一轉,便悄然進入了空間。
在空間裡,他依照旁人所說的距離信息,心念轉動,眼前時空變幻。
待一切停歇,他向外望去,眼前已然是一片廣闊的河床。
河床上,稀稀拉拉地分布著一些人,正專注地尋覓著玉石。
有的人甚至還牽著毛驢,毛驢拉著木板車,板車上放著挖玉的工具,挖到的玉石,還有食物飲水等緩緩地在河床上行進。
他們大多沿著河床一路尋覓,走走停停,偶爾扒拉扒拉石頭。
當下人們找玉,主要還是靠眼睛去甄彆,瞧見可疑的、覺得像玉的石頭,便撿起來仔細查看。
在這河床上,一般發現的玉石個頭都比較小,畢竟那些大塊的玉石,早在千百年間,就被前人陸陸續續撿走了。
玉龍喀什河發源於巍峨的昆侖山脈,流入塔裡木盆地後,與喀拉咯什河交彙,彙聚成了最終注入沙漠的和田河。
每年夏秋洪水過後,河邊尋覓玉石的人便會增多。
玉龍喀什河自古就以出產白玉、青白玉而聞名,尤其盛產令人夢寐以求的羊脂白玉。
從前,若有人運氣極佳,撿到了大塊的玉石,那大多是山裡突發洪水,洪水奔騰而下,將深埋地下的玉石衝刷而出,這才得以被人發現。
故而,每次發現玉石的高峰期,總是在洪水肆虐過後。
趙國強來到河灘上,望著那一眼望不到邊際的河床,不禁有些傻眼。
“我的個乖乖,這麵積也忒大了吧!”他喃喃自語道。眼前滿地都是鵝卵石,在這樣的地方尋覓玉石,對於普通人而言,著實是難如登天。
趙國強可沒打算在這茫茫無際的平坦河灘上耗費精力挖玉,他將目標鎖定在了山裡,他覺得在那裡才更有可能尋得大塊的玉石。
他抬眼望向遠方連綿起伏的山脈,隨後再次進入空間,順著河流一路向前探尋。
很快,他便來到了玉龍喀什河的上遊。
此時正值冬季,玉龍喀什河進入了枯水期。
從空間裡俯瞰,隻見河流兩邊的山峰陡峭險峻。
他當機立斷,決定從這裡開啟尋玉之旅。
這裡的山石極為陡峭,不過,仍能瞧見有人沿著兩邊陡峭的山峰,小心翼翼地攀爬下去,到河裡尋找玉石。
相較於前麵那遼闊得望不到儘頭的寬闊河床,這裡隻能算是一條小峽穀了。
這裡的河麵並不寬闊,在玉龍喀什河的上遊,最寬處不過三四米,狹窄的地方僅有兩三米。
他出現在乾涸的河岸邊上,打開空間,將空間入口變幻成一條直線型,長度達到了三米三,寬度卻不到十公分。
如此一來,他走過之處的玉石,應該就不會被遺漏。
若是真有被漏掉的,那必定是埋藏得太深了,或者是青銅神鼎看不上的劣質玉石。
剛剛打開空間口子,青銅神鼎便有了微微的反應。
但趙國強並未去尋找玉石,而是熟練地操控著空間,如同使用x光一般,讓空間口子隨著他的步伐緩緩向前掃描移動。
到了此處,普通的玉石,他已不屑於去挖掘,打算留給後來的尋玉人。
畢竟,玉龍喀什河中的玉石,基本上都是從昆侖山上的玉石礦中,經雨水衝刷而下的。
他真正想要尋覓的,可不是河中的零星玉石,而是昆侖山上的玉石礦脈。
雖說對於旁人而言,深入昆侖山的深山之中,危險重重,但對他來說,昆侖山的深山與自家後院並無太大區彆。
什麼狼群、熊瞎子,亦或是雪豹,在他眼中,都不過是盤中之餐罷了。
走著走著,趙國強忽然瞧見一塊白色的石頭,那石頭看起來極為像玉,而且個頭還不小,起碼有七八斤重。
他伸手將那塊如白玉般的石頭拿起,然而,空間中的青銅神鼎卻毫無反應。
趙國強心想,這種石頭應該就是名為石英質的礫石了,雖說它與白玉有幾分相似,但並非真正的玉石。
看著這一塊如玉般的礫石,趙國強覺得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