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天以後,趙曉琳、趙曉萱、趙曉陽就早上天沒亮就去體校報到,在體校吃早餐,訓練一陣,然後中午在體校吃中餐,下午訓練結束,他們就回到自己家裡麵,好好的做一頓好吃的大餐犒勞自己。
甚至他們還會每天帶一點烤肉或者是烤鴨在自己的飯盒裡麵,避開其他運動員,三兄妹聚在一起偷偷摸摸的吃。
一個月後,幾位教練在征求了校長、副校長的意見之後,決定讓他們參加省內舉辦的青少年體育比賽。
以三人的實力去參加比賽,純粹是碾壓對手。
他們去參加比賽,主要的就是積累比賽的經驗。
有實力並不代表比賽的時候一定能夠奪冠,還要能夠在激烈的比賽中,發揮出自己平時訓練的水平。
多多參加比賽,能夠克服運動員在賽場上緊張的情緒。
當教練告訴趙曉琳、趙曉萱、趙曉陽,自己已經幫他們報名了這一次省內的青少年組短跑比賽和中長跑比賽。
三人聽了都十分興奮,也非常期待著比賽那一天的到來。
隨著省內青少年體育比賽的哨聲在省城體育場響起時,看台上彩旗飄揚,各市縣代表隊的加油聲此起彼伏。
趙曉琳、趙曉萱、趙曉陽穿著省體校的藍色運動服,站在選手區,眼神裡滿是期待——這是他們接受專業訓練後,首次站上正式賽事的舞台,教練反複叮囑:“記住,最多隻出八成力,藏好實力,這次你們來參加比賽,主要是為了積累大賽的經驗。”
女子八百米預賽率先開賽,趙曉琳站在第三道。
身旁的選手大多是往屆省賽的老將,熱身時頻頻打量這個陌生的女孩。
中長跑教練走到她身邊,壓低聲音:“按訓練的節奏來,前半程跟跑,後半程再稍稍加速。”
發令槍響,趙曉琳沒有跟風猛衝,而是保持中等速度,跟在隊伍第四的位置。
第一圈跑完,計時器顯示1分03秒,比她訓練時慢了4秒,剛好符合“藏力”的要求。
進入第二圈,身旁兩名選手開始提速,試圖拉開差距,趙曉琳隻是微微調整步頻,腳掌落地輕盈如貓,不知不覺就跟到了第二的位置。
衝線前五十米,她稍稍提了提速度,輕鬆超過前方選手,以1分58秒的成績晉級決賽,比第二名快了6秒。
決賽當天,賽道旁的觀眾多了一倍。
趙曉琳依舊穩紮穩打,前半程跟在第一名身後,保持著半步的距離。
跑到最後一百米,第一名突然發力衝刺,趙曉琳才慢慢加快節奏,雙臂擺動幅度加大,呼吸依舊平穩。
眼看就要追上時,她刻意收了收力,最終以1分56秒衝線,領先第二名3秒,拿下首枚金牌。
隨後的一千五百米預賽,趙曉琳麵對更強的對手,依舊“慢熱”。
前八百米始終跟在大部隊末尾,直到最後兩百米才突然加速,像一陣風般超過四名選手,以4分35秒晉級。
決賽時,她遭遇去年的省賽冠軍,對方一開賽就領跑,試圖打亂她的節奏。
趙曉琳不為所動,保持自己的呼吸頻率,跑到最後一圈時,才借著彎道加速,輕鬆反超,最終以4分30秒奪冠,將優勢保持到終點。
五千米比賽是最考驗耐力的項目,需繞體育場跑12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