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國強的身影再度懸停時,腳下已是小人國東京市的全貌。
他垂眸望著那片鱗次櫛比的建築群,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眼底翻湧著未熄的怒火。
他要做的,是憑一己之力掀翻這個國家的經濟根基。
在趙國強眼裡,這個曾犯下滔天罪行的國度,隻要經濟稍有複蘇、口袋裡有了錢,就會重燃侵略的野心——這是刻在他們骨子裡的貪婪,他絕不會給其任何機會。
趙國強太清醒了,清醒得與後世那些被抗日神劇“洗腦”的人截然不同。
旁人總以為自己能像神劇裡那樣,上了戰場就能手撕鬼子,把侵略者看得不堪一擊;可他清楚記得,從古至今,日本對龍國發起的四次侵略,每一次都伴隨著屍山血海,無數同胞倒在屠刀之下。
反觀龍國,即便曾自詡天朝上國,可何曾有過一次侵略日本的曆史?答案是,一次都沒有。
更讓人脊背發涼的是,當年日本沒能徹底滅亡龍國,從不是因為龍國足夠強大,而是源於他們骨子裡的狂妄。
他們覺得,就算龍國國土廣袤、人口眾多,在“強大”的大和民族麵前也不值一提——不需要傾全國之力,隨便派一支小隊,就能以一擋百、甚至以一擋千。
看多了抗日神劇的他們忘了,那時的日本,一邊對龍國展開侵略,一邊還在與亞洲多國交戰:
占領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吞下朝鮮半島,甚至敢同時與美國、俄國抗衡。
若不是他們輕視龍國,覺得我們不堪一擊;
若不是龍國疆域遼闊,讓兵力有限的日軍占領大半個國家後,再難鋪開戰線,我們根本不會有喘息的機會,更不會有遵義會議的轉折,不會有後來逆風翻盤的可能。
作為帶著前世記憶重生的人,趙國強比誰都清楚,用不了多久,日本就會快速崛起,成為發達強國。
但這一次,有他在暗處阻撓,這條“發達路”,絕不會讓日本走得順暢。
這一次,他要下一盤更狠的棋——釜底抽薪。
不隻是簡單的破壞,而是要一次性搞垮小日本經濟,讓這個國家的人從此陷入饑寒交迫的絕境。
當日本人連吃飽飯、穿暖衣、活下去都成了難題時,哪裡還有精力琢磨搞事?哪裡還有心思再想侵略?生存的本能,會壓過所有野心。
而他的計劃很明確,分兩步走:一是洗劫小日本所有的大型金庫、中型金庫,搶光他們的錢財儲備;
二是奪走這個國家所有的高科技技術,斷了他們發展的根基。
他不信,沒了錢、沒了技術,小日本還能東山再起。
就算他們最後能緩過來,這條發展之路,也會比前世漫長百倍、艱難百倍。
更重要的是,等日本因他的連續破壞陷入衰弱時,那些曾被小日本侵略、掠奪過的亞洲國家,必然會趁機“踩上一腳”——這是因果循環,也是日本應得的報應。
後世的景象,讓趙國強心頭發寒。
在他重生之前,很多人早已放下了對日本的仇恨:各地建起中日友好學校、中日友好醫院,甚至搞起了日本風情街。
可那些刻在民族骨血裡的罪行,趙國強一刻都沒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