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趙曉琳紮著高馬尾,額前碎發被汗水浸透,緊緊貼在臉頰。
她正在進行1500米間歇跑,步伐穩健如鼓點。“再加速!注意呼吸節奏,把步幅拉開!”
當她跑到第三圈時,教練握著秒表在終點線前喊道。
趙曉琳咬了咬下唇,手臂擺動幅度驟然加大,腳下的跑道仿佛都在隨她的步伐微微震顫。
她的耐力本就遠超同齡人,可即便如此,她從不敢鬆懈——她清楚,亞運賽場麵對的是全亞洲的頂尖選手,半點馬虎都可能與獎牌失之交臂。
一旁的短跑訓練區,14歲的趙曉萱正專注打磨起跑技術。
“各就位——預備——”隨著教練的口令,她迅速俯身,雙手撐地,腰背繃成一張蓄勢待發的弓,眼神銳利如獵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發令槍響的瞬間,她猛地蹬地,整個人如離弦之箭般竄出,耳邊隻剩呼嘯的風聲。
她的100米成績早已達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可每次訓練後,她總會主動加練起跑與彎道技術:“哥說了,細節決定成敗,我可不能在起跑上輸給彆人。”
最惹眼的,當屬10歲的趙曉陽。小小的身影混在成年運動員中,卻絲毫不顯怯懦,正反複與隊友磨合4x100米接力的交接棒動作。
“手再往前伸一點,接棒時彆慌!”隊友耐心指導。趙曉陽認真點頭,再次嘗試時,動作流暢了許多。
訓練間隙,他總會掏出哥哥給的小筆記本——封麵印著竹編紋理,裡麵記滿了手寫的訓練小貼士:“跑步時核心要穩,彆聳肩”“接力交接棒前提前加速,給隊友緩衝時間”。
他捧著筆記本反複翻看,那些字跡仿佛帶著哥哥的溫度,讓他渾身都充滿力量。
傍晚訓練結束,三兄妹偶爾會湊到公用電話旁給趙國強打去電話。
“哥,今天我1500米又快了2秒!”趙曉琳的聲音裡滿是興奮;“哥,我交接棒終於不失誤了!”趙曉陽的語氣帶著孩子氣的驕傲。
趙國強在電話那頭總是笑著回應,既為他們開心,又不忘叮囑“彆太累,按時休息”。
沒過幾天,廠裡就會寄來包裹——新做的竹編靠墊透著淡淡竹香,折疊躺椅展開後穩固舒適,正是訓練後放鬆的好物件。
隨著亞運會開幕日漸臨近,訓練強度一次次加碼。
他們心裡都憋著一股勁:不僅要為自己爭口氣,更要為國家拿回金牌,不辜負哥哥的牽掛、教練的指導,還有隊友的幫助。
出發去雅加達的前一天,趙國強特意驅車趕到省體校。
他沒說太多激昂的鼓勵話,隻是從包裡拿出三個巴掌大的木盒,分給三個孩子。
打開盒子,裡麵是他親手做的迷你竹編水車——葉片細細打磨,龍頭栩栩如生,輕輕一撥,葉片便帶著“吱呀”輕響轉動。
“這水車能轉,就像你們的腳步,”趙國強看著他們,眼神溫和又堅定,“隻要不停,就能一直向前。”
趙曉琳、趙曉萱、趙曉陽緊緊攥著木盒,指尖觸到光滑的竹編,心裡暖得發燙。
他們望著哥哥的背影,又低頭看向盒中的小水車,眼裡閃爍著無比堅定的光。
這場亞運之旅,是對訓練成果的檢驗,更是少年們的追夢征途。
他們早已做好準備,要在雅加達的賽場上,讓五星紅旗因他們升起,讓亞洲看見中國少年的熱血與光芒。
喜歡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請大家收藏:()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