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渺之旅》中李強渡劫飛升的章節見報那日,香港的雨徹底歇了。
尖沙咀報攤前,老王剛把印著“李強證道元嬰”特大標題的《香江快報》擺上木架,隊伍就從騎樓根綿延到了街角。
“給我來五份!”碼頭工阿力擠在最前麵,粗糙的手掌攥著皺巴巴的港幣,身後二十多個工友舉著錢起哄,“都要最新的,少一頁跟你急!”
這已是報紙連載的第三個多月,四本書的熱度非但未減,反而如滾雪球般愈演愈烈。
在眾多讀者強烈的要求下,每天從更新一萬字到更新一萬兩千字,最後更新一萬五千字。
幸好作者這麼多實在寫不出來的時候就讓其他的作者暫時放下手中的故事,根據趙國強提供的故事大綱,故事情節大概內容續寫下麵的部分,這也讓四個主力作者可以鬆一口氣。
不過,其他人每次寫前趙國強都讓他們先把前麵的幾章熟讀兩遍,再開始動筆。
並且他們寫出來的故事內容,要經由趙國強過目,他覺得可行之後,這才能夠接著前麵的故事繼續連載。
原著裡麵,飄渺之類隻有一百九十一萬字,但是趙國強這裡,卻是寫出了二百一十萬字才結束。
《飄渺神之旅》接檔後,李強遊曆諸天的奇遇讓讀者徹夜追更;
《神墓》裡辰南揭開上古秘辛的章節登出時,茶餐廳裡連點餐聲都小了半截,食客們全捧著報紙屏息細讀;
星際機甲文《末日機甲》中林峰與外星文明的對決,更是讓電器行的阿偉帶著夥計們每天早早就守在報攤前,生怕錯過一字一句。
報社的電話成了最忙的物件,接線員小蘇的嗓子啞了又好,好了又啞,桌上的催更信件堆得比打字機還高。
有讀者寄來親手繪製的修真圖譜,標注著“給李強補全功法”;有鐘表行老板捧著自家新款懷表找上門,想讓《神墓》主角辰南“偶然佩戴”;
甚至連南洋來的商船船長都特意繞道香港,隻為求一份最新報紙,說船員們在海上就靠這些故事解悶。
日銷量從五萬份一路飆升至十六萬份,穩定在這個數字後,報社的門檻幾乎要被廣告商踏平。
英美煙草包下了全年封底,永安百貨花三倍價錢拿下《飄渺神之旅》旁的半版廣告,彙豐銀行的理財軟文更是緊挨著《末日機甲》連載欄,連澳門的商行都專程派人來簽訂獨家代理協議,說澳門街頭連挑擔賣貨的小販都在打聽“李強今天去哪了”。
以前連載過的,有些人沒有看到,便強烈要求繼續刊印合訂本。
新刊印的合訂本從開始一直連載到剛剛最新連載的部分,可以讓那些讀者一次性看個夠。
熱鬨裡,有人動了歪心思。
幾家新創刊的小報悄悄托人找到周明遠、陳敬之等四位核心寫手,許以雙倍薪資、獨立專欄,甚至承諾“可自主創作任何題材”。
周明遠看著對方遞來的厚信封,直接推了回去:“開玩笑,沒有老板給的大綱和框架,他可寫不出現在這樣精彩的故事,也構不出諸天萬界的恢弘。”
陳敬之更是指著桌上的保密協議笑了:“且不說違約要賠一千萬港幣,單說老板給的故事脈絡,是我寫了二十年通訊都想不出的妙思。
真離開這裡,哪還有這樣的好題材?”林晚秋和沈硯青也紛紛拒絕,他們心裡門兒清,自己筆下的精彩,全靠趙國強提供的“故事骨架”支撐,沒了這根基,再華麗的文筆也成不了氣候。
李經理得知後隻淡淡一笑,轉頭給四位寫手每人加了薪,又添了“年度創作獎金”,報社裡的打字聲愈發響亮了。
隨著臘月的腳步臨近,香港的年味漸濃,趙國強也開始忙著籌備過年福利。
十七家糧鋪的夥計們每人領到了兩袋新米和一張足額紅包,經理特意叮囑:“這是趙老板給的,年後憑報紙剪角的優惠券,還能給家裡多換斤好米!”
十七家肉鋪的銷售員們則分到了厚實的棉大衣和新鮮豬肉,都說“跟著趙老板乾,過年都比彆家熱鬨”。
六家野味飯店的廚師們收到了定製的刀具和雙倍薪水,後廚裡剛宰好的梅花鹿冒著熱氣,正等著過年期間供應給持報紙剪角來消費的食客。
報社的十名寫手和編輯更不用說,除了豐厚的紅包,每人還拿到了國強拍賣行贈送的小件象牙雕——那是趙國強抽空在空間裡雕刻的,材質瑩潤,雕工精巧,看得眾人愛不釋手。
忙完香港的瑣事,趙國強借著空間,一個念頭便回到了鬆林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