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風卷殘雲。
一場新的博弈,即將開始。
我踏入偏殿時,南麓使者已等候多時。他身著青袍,神色平靜,手中捧著一封密信,正是沈臨川的親筆。
“昭帥。”他微微拱手,“沈先生托我帶話,說願與玄啟共謀大業。”
我冷眼看他:“沈臨川是誰?憑什麼與我談合作?”
“他是誰?”使者嘴角輕揚,“他曾是大魏兵部主簿,策劃過三次滅國之戰,如今隱於南麓,替他們布陣、練兵、調糧、運籌帷幄。若非他出手,貴軍在鐵嶺那一戰,未必能如此順利。”
我心頭一震,麵上卻不動聲色:“那他想談什麼?”
“停戰。”使者緩緩展開信紙,“隻要玄啟願意退讓一步,不插手南麓內政,他們便可退出聯盟,甚至……助你牽製林允之舊部。”
我接過信,細讀片刻,眉頭越皺越緊。
這封信措辭極為謹慎,字裡行間卻透出一個關鍵信息——沈臨川知道我們已經察覺他的存在,並且有意試探我們的底線。
“你們倒是來得快。”我冷笑,“才剛打了一場,就急著談和了?”
“不是急,是識時務。”使者正色道,“昭帥聰明人,應該明白,真正的大敵不在邊境,而在朝堂之上。”
我沉默良久,最終將信折起:“回去告訴沈臨川,我要見他一麵。”
使者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恢複平靜:“如您所願。”
他離開後,我立刻召徐逸入殿。
“你覺得呢?”我將信遞給他。
他看完後臉色凝重:“他在試探我們是否真有破局之力。”
“不止是試探。”我低聲道,“他在布局。”
“你是說……這場仗,隻是個幌子?”
“很可能。”我點頭,“真正的殺招還沒出現。”
果然,翌日清晨,前線傳來急報——
一支由千人組成的精銳小隊,在執行騷擾任務時遭遇敵軍主力伏擊,傷亡慘重,僅剩數百人突圍撤回。
“情報有誤。”趙工麵色蒼白,“我們收到的情報顯示那裡隻有五百守軍,但實際兵力超過三千。”
我猛地站起身,心中已有不祥預感。
“敵人早有準備。”徐逸分析道,“這次行動,極有可能是被泄露了。”
我咬牙下令:“立刻徹查情報來源,封鎖所有對外聯絡渠道。”
然而,局勢已然失控。
南麓軍趁勝追擊,迅速推進至我軍防線外圍,發動突襲。
原本的小規模衝突,瞬間升級為局部大戰。
我軍倉促應戰,雖奮力抵抗,但在敵軍精準打擊下節節敗退,防線一度瀕臨崩潰。
“陳虎!”我厲聲喝道,“率重甲營頂上去!”
“是!”他二話不說,翻身上馬,帶著三千重騎直奔戰場。
我也親自趕往前線,站在高坡上俯瞰戰局。
隻見敵軍陣型嚴密,指揮有序,明顯經過精心部署。
“他們知道我們會怎麼打。”我低聲說道,“這不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