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散,我站在礦區高處,望著遠處巡邏士兵整齊的腳步聲在黑暗中漸行漸遠。陳虎已經帶人出發,南線搜索即將展開,而徐逸也已連夜趕往鐵嶺國方向,確認對方使節是否如期抵達。
我握緊佩刀,寒風撲麵而來,卻壓不住心頭那股隱隱的焦躁。
“主公。”身後傳來副將低沉的聲音,“斥候剛傳回消息,南邊……沒有敵軍蹤跡。”
我眉頭微皺:“不是敵軍?”
“不像是軍隊。”他頓了頓,“倒像是……探子。”
我沉默片刻,緩緩點頭。
“繼續封鎖礦區,加強戒備,尤其是東側山道。”
“是。”
待副將離去,我獨自站在風中,腦海中浮現出前幾日的地圖推演。寒霜、赤焰、鐵嶺、雲澤四國雖已初步建交,但彼此之間仍存猜忌。若有人想攪亂局勢,礦區無疑是最合適的突破口。
這一夜,我沒有合眼。
翌日清晨,天光初現,營地恢複了往日的喧囂。工匠們已經開始新一輪的武器改良,士兵們的訓練也未曾停歇。然而,我的注意力早已不在軍事之上。
“文化交流的事,準備得如何?”我在議事堂中問向徐逸。
“各國使者已陸續抵達。”徐逸答道,“但部分代表態度謹慎,似乎仍在觀望。”
“他們擔心什麼?”
“文化泄露,或是被我們同化。”徐逸淡淡一笑,“畢竟,誰也不願自己的傳統被抹去。”
我點點頭,心中已有計較。
“那就讓他們親眼看看,什麼叫真正的融合。”
三日後,玄啟城內張燈結彩,街道兩旁掛滿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旗幟與圖騰。集市上,寒霜國的皮毛、赤焰國的香料、鐵嶺國的機關器物、雲澤國的織錦紛紛展出,引來無數百姓駐足圍觀。
“這不是打仗,而是另一種征服。”我對身旁的陳虎說道。
他咧嘴一笑:“隻要不是砍人,我都支持。”
我笑了笑,隨即步入主會場。
廣場中央搭起一座臨時講台,各國文化代表已陸續入座。他們身著各自民族的傳統服飾,神情各異,有好奇、有警惕、也有不屑。
我緩步登台,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穩有力:“諸位遠道而來,皆為貴國之才俊。今日,非為爭鬥,亦非為臣服,而是為了一個更宏大的目標——交流。”
人群微微騷動。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我繼續說道,“它不該是壁壘,而應是橋梁。你們帶來的不隻是技藝與風俗,更是智慧與思想。而我玄啟,願敞開胸懷,接納一切有益之學。”
一名赤焰國老者站起身,語氣冷淡:“閣下所言固然動人,但我等並非來此求教,而是來展示自身風采。若隻是讓我們的文化淪為裝飾,不如不來。”
我看著他,點頭道:“您說得沒錯。因此,我們不會要求任何人改變信仰或習俗。相反,我會設立專門的文化館,由你們自行管理,教授本國技藝。同時,我也希望你們能在此地留下足跡,影響更多的人。”
老者神色稍緩,坐了回去。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會舉辦一係列文化交流活動。”我環視四周,“包括技藝展示、語言教學、民俗表演等。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參與方式,也可以提出建議。”
話音落下,人群中響起一陣低聲議論。
我知道,這隻是第一步。
隨後幾天,文化活動正式展開。寒霜國帶來了他們的騎射技藝,在校場上一展雄姿;鐵嶺國展示了精巧的機關術,甚至當場組裝出一台可自動運行的投石機;赤焰國則用神秘的巫舞吸引了大批觀眾,那種原始而狂熱的節奏令人震撼;雲澤國的絲綢與茶藝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我親自參與其中,與各國代表交流,傾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技藝。
“陸昭大人。”一名鐵嶺國工匠遞給我一把機關匕首,“這是我們最基礎的設計,若您有興趣,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合作。”
我接過匕首,仔細觀察其結構,眼中閃過一絲興趣:“這把匕首,能否改進成適合戰場使用的短刃?”
“當然可以。”他點頭,“隻需要增加卡簧機製,就能快速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