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秦衣服的市場價太高了,冬天又馬上要來了。”
趙扶蘇臉色鄭重地說道:“若是沒有足夠的過冬衣物,是會凍死人的。”
“嗯。”
始皇帝點頭。
在他還沒有假死以前,他每天都批閱上百斤用竹簡寫成的奏疏。
每一年冬天,各地的郡守跟縣令都會把當地百姓受災的情況給彙報上來。
在生產力條件低下的古代,他也沒有辦法不讓人凍死,他隻能讓當地的郡守跟縣令搭建避寒所,儘量減少百姓受災的情況。
趙扶蘇說道:“每年冬天我們大秦帝國都有不少人凍死,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禦寒的衣物太小了。”
“我們從匈奴人手中得到的大量羊毛,可以做成羊毛衫,以低價售賣給平民,來提升他們的禦寒能力。”
“哦。”
始皇帝說道:“你要從匈奴人手中得到大量的羊毛,原來你打的是這個主意啊!”
他皺起眉頭說道:“你也知道一件裌衣的價格昂貴,你要千裡迢迢地從匈奴人的地盤運回來,那成本更高,豈不是售價也就越貴?”
始皇帝滿是不解地望著趙胡蘇問道:“那你還怎麼用低價賣給平民,難道你還要給他們貼錢呢?”
“你要貼錢的話,又可以貼幾個?10個?100個?1000個還是1萬個?”
“光鹹陽城就有100多萬的平民,關中其他地區又有100多萬平民,你覺得你自己可以貼幾個?”
始皇帝的眉頭皺緊。
他作為大秦的大家長,看著每年凍死那麼多的百姓,他也很想讓他們不要凍死。
可他除了搭建避寒所以外,又有什麼好的辦法?
大秦帝國每年都會凍死那麼多的人,除了跟古代的天氣比較寒冷以外,還是社會生產力太過於低下了。
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又怎麼會凍不死人!
大秦除了建設避寒所以外,也會發放禦寒的衣物。
但還是受限於生產力,也隻能照顧到一些人。
“我為什麼要貼錢?”
趙胡蘇反問始皇帝道。
你還反問朕!
始皇帝白著眼道:“你要是不貼錢的話,你要怎麼把高價的羊毛衣賣給百姓?”
“把製衣成本給打下來,不就可以了。”
趙扶蘇一本正經地說道:“把每件衣服的成本給打到二十錢,售賣三十錢。”
“我大秦徒隸的工資為八錢一天。”
“他們隻要用四天的工資就可以購買到一件羊毛衫。”
徒隸在大秦是官吏聘請的社會人員。
放到今天相當於編外人員。
趙扶蘇認為這些人工作才有工資。
至於徭役有工資,他覺得不太可能。
徭役的含義是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
本來就是讓你來打白工的,還可能給錢嗎!
再者說,這裡麵還有很多都是犯了事的,被強製來勞動的,能給你一口飯吃,算很不錯了。
“扶蘇,你自己聽一聽,你在說什麼!”
始皇帝在聽到趙胡蘇這麼說以後,他整個人都傻眼了。
趙扶蘇他自己也知道,一件衣服市場價至少要300錢起。
這是實打實的製衣成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