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鹽?”
“苯胺?”
“強氧化劑重鉻酸鉀?”
趙扶蘇是一臉問號。
他就知道一個酒精!
他隻能費力地看著化工知識。
“硫酸鹽是由硫酸根離子與其他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
“常見的硫酸鹽有硫酸鈣:自然界中的硫酸鈣以石膏和硬石膏的形式存在。”
“石膏可用於建築材料,如製作石膏板、石膏塑像等,還可用於醫藥領域,如製作石膏繃帶。在食品工業中,硫酸鈣可用作凝固劑。”
“對了!”
趙扶蘇突然想起,麵筋裡麵就有添加硫酸鈣。
這玩意挺好弄的。
他又看起了,苯胺在工業之中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這苯胺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主要用於染料、藥物和橡膠助劑的生產。”
“苯胺的工業之法主要是硝基苯的還原反應,常見的方法有催化加氫、鐵粉還原。”
催化加氫的過程是比較複雜的,看得趙扶蘇是一頭的問號。
但硝基苯的鐵粉還原法就比較簡單了,至少趙扶蘇能夠看得懂,也比較容易進行生產。
硝基苯在酸性條件下被鐵粉還原為了苯胺。
所用到的原料有硝基苯、過量的鐵粉、稀硫酸,在混合之後,放入到反應釜之中,反應條件是在溫度九十度到一百度,攪拌反應六到八個小時,直至硝基苯完全轉化。
之後加入石灰水中和過量酸,過濾除去四氧化三鐵殘渣,苯胺通過水蒸氣蒸餾進行分離。
這種獲得苯胺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簡單。
不過,這並不是主流工業方法。
因為鐵粉還原法隻是適合實驗室或小規模生產,還會產生大量的含鐵廢渣和酸性廢水,並不環保。
硝基苯催化加氫法,才能連續化大規模生產,反應效率高,無固體廢棄物,副產物僅為水,環高,適合連續化大規模生產。
想要獲得氫氣,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煤製氫,將煤與氧氣、水蒸氣在高溫下進行氣化反應,生成含有氫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合成氣,然後通過變換反應將一氧化碳轉化為氫氣和二氧化碳,再經過淨化處理得到氫氣。
該方法工藝複雜,且會產生較多的汙染物。
另一種方法是天然氣重整,這是目前工業上大規模製氫的主要方法之一。
以天然氣為原料,與水蒸氣在高溫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重整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
生成的一氧化碳可以進一步與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更多的氫氣。
以如今大秦帝國科學院的條件,隻要去研究,是可以獲得氫氣的。
於是,趙扶蘇又研究起了硝基苯催化加氫法。
這硝基苯與氫氣按比例混合以後,通過銅作為催化劑,在兩百度到三百度的溫度,跟1到5pa。pa這個壓力相當於50個大氣壓,也大約相當於水下500米的水壓。
這相當於一個平方厘米的麵積上受到50公斤的力量。
如今大秦帝國科學院掌握有多種加壓氣體的方法。
比如簡單的活塞壓縮,利用活塞在氣缸內的往複運動,將一定量的空氣或其他氣體封閉在氣缸內。
這原理就跟手動打氣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