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在漠北拓展勢力的時候,趙扶蘇也沒有閒著。
他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大秦科學院裡麵。
墨老一臉的亢奮。
彆看他都七十多歲了,可他這精神勁兒比年輕人都好。
趙扶蘇跟他一起熬過好幾個通宵。
自己這個年輕人都無比疲倦了,可對方卻生龍活虎的。
趙扶蘇覺得這老頭子活個一百歲不成問題。
這一次趙扶蘇來到大秦科學院裡麵,是因為一台重要的機器要麵世了。
這台機器的麵世,將極大提高人類對能源利用效率。
不錯,這台機器便是內燃機!
趙扶蘇在看到蒸汽機技術成熟了以後,早就想到搞內燃機了。
隻不過內燃機的技術條件比較高。
儘管立項了,可由於研發人員比較少的緣故,進展一直緩慢。
如今在墨老技術團隊的研發之下,終於問世了,這讓趙扶蘇無比的興奮。
他拋下手頭的事情,來到了大秦科學院專門研發內燃機的研究所裡。
他看著麵世的這台內燃機,這是一台二衝程煤氣發動機,其尺寸和形態與早期蒸汽機相似。
這台發動機整體尺寸為高度1.52米、寬度2.1米、深度0.82米,相當於一個小型衣櫃的體積。
其核心部件單缸氣缸直徑為180毫米,活塞行程100毫米,配合外置的飛輪和複雜的點火裝置,總重量超過500公斤。
這種設計延續了蒸汽機的笨重結構,但通過取消鍋爐和冷凝係統,首次實現了燃料在氣缸內直接燃燒驅動活塞的突破。
這意味著大秦帝國首次將燃燒能轉化為機械能,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不過由於這台發動機采用電火花點火,混合煤氣與空氣後直接燃燒,缺乏現代內燃機的壓縮衝程。
這種設計導致熱效率僅為4,功率僅1.5馬力,運行時需持續噴水冷卻氣缸,且噪音極大。
這樣的發動機,還不足以放在汽車上使用,更不要說,趙扶蘇打算把坦克給搞出來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趙扶蘇忍不住說出了這句話來。
這台發動機儘管無法搭載在汽車上,但可以用於驅動印刷機跟水泵。
工廠的大量興起,增加了人才需求。
不少的工廠都需要技工,培訓技工又少不了教材。
在紙廣泛使用以後,如今都是使用紙來印刷教材。
此外,報紙在大秦越來越普及。
報紙的銷量越大,所需要印刷的東西也就越多。
隻是依靠人工印壓的活字印刷,有點跟不上需求量了。
大秦帝國的印刷廠那邊早就提過這個問題了。
以前隻要多招工就行,可隨著人工費不斷提高。如今大秦想要招工,絕不是給口飯吃就行了。
再說了,能夠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人也有限,也不可能都到印刷廠工作。
這就導致印刷廠的印刷產能無法提高。
如何解決高效、低成本複製文字的核心問題,擺在了印刷廠跟趙扶蘇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