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雲帶兩丫頭出來,便回客棧去了,尤誌遠神色複雜拿著那枚玉石方印章。
如果說如櫻捏石成粒隻是力量大,內力強大的身手,那秦雲使粉捏成石章卻不是簡單的力量所能辦到的。
那是一種超乎力量,超乎內力的法術之力了。
這石章此時還溫熱著,其溫熱很平緩,尤誌遠覺著滾燙的厲害,他的心翻江倒海一般轉著。
賑災,對,秦雲一直提醒這事在,為什麼一直提這,就是關心這事,關心這事重點是快點賑災,才能獲得政績,什麼免得死了人連累政績,莫不是說他會盯著這事。
想著便叫來小廝:“叫管家和賬房先生來!”
兩人很快來了。
“先撥一萬兩去守備我姐那,這是我捐的募捐款,告訴她,這回有眼睛盯著,不能挪了款,叫她實實發了下去。回頭我給補上去孝敬上官的禮品!”
“千萬提醒她,千萬勿失,莫要伸手,踏踏實實做政績。”
“是!”兩人便去倉庫裡提出萬兩朝縣衙門而去。
這些都被秦雲看在眼裡,一切如他所想發展著,天空的雪仍在下。
難得是兩天後,開始有衙役上街布粥,饑餓貧困的人開始排隊領粥;破爛不堪的倒塌的房屋,出現了衙門人的身影。
河岸一片空地上也建起了一個個小屋。
秦雲幾個人又煉了幾天,看此地賑災事宜進行的還行,雖然還是有瑕疵,但已經可以了,除了先前砸死的人,也沒出現大的事故。
巫師的蜀江路線圖已設計好。
秦雲卻下令從雀兒山口開始向東南行,脫離了長江往南大理行這一段。
雖巫師反複解說蜀道之難,難於上天,但秦雲還是決定了,巫師歎了一口氣,這條路山路崎嶇,險山峻嶺,不是一般人行的,而且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路。
那是直達宜賓最短距離,便是真正命名為萬裡長江第一步的地方。
金砂江雀兒山口入蜀,地勢的確驚心動魄。
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如被巨斧劈鑿的懸崖峭壁。
這是海拔三、四千多米,最高處五千多米,並不比昆侖差,寒風肆無忌憚的卷著沙礫,一路折向東南,象條綿綿不絕的巨蟒,瘋狂的盤在西蜀盆地上。
秦雲算是明白了巫師說的此路的險峻。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這絕對不是簡單說說而已,不過秦雲安慰他們:“我們修仙本就難,不過是,行路難一點,有什麼關係。”
並指責當地的山民,“人家生活的,你們如何走不得?”
看到外來的人,一個小茶站,五十歲老婦遞上一碗滾燙的酥油茶,皺紋裡的笑意像山間的陽光。
秦雲示意下,大家在茶聊站坐下。
酥油茶十分香甜。
酥油茶的香氣,繚繚繞繞的升起,漫延,看著山間的暮靄十分安逸。
傍晚,炊煙從碉樓的煙囪裡升起,隨著犛牛脖子上的銅鈴在山穀間回蕩,穿藏袍的婦人背著竹簍,沿著山路回家。
一會繼續行走。
滿目是冰雪,隻有裸岩間鑽出低矮的高山杜鵑,到海拔三千米處,才有雲杉和冷杉高傲的立著。
這裡可以想象夏日裡飛瀑從刀削般的崖壁而下的壯觀。
現在沒有,隻有一路上的冰棱柱掛著,冬日的蜀地,一樣酷寒難耐。
一行十五人已經習慣了,反而覺著比天山,昆侖山要暖和點了。
碰著個總找難路行的宗主能有什麼辦法,一句要曆煉,誰也不敢說出個“不”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