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今天傷口處的結痂已經開始有脫落跡象,並且可以重新穿上鞋襪,這次我長了記性把腳上的指甲全部剪短。
進入十月份,這裡溫度再次明顯感覺下降,每天到夜裡幾乎都會打哆嗦,要把篝火點的很旺身上才暖和一點。
林子裡的樹葉更黃了,地上的草被植株也開始有枯萎跡象。
我不得不加速砍樹。
十月十日。
經過不懈努力,我終於收集來足夠的木材,這些被修砍整齊的木頭堆放在營地附近,堆成高高的小山。
在開始搭建之前,我準備把現在石壁下方的這個縫隙再往裡掏空一些。
由於靠近大海,這天然的小洞裡濕氣很重,尤其是最深處的縫隙裡,每天早晨都會潮濕的不行。
所以我先用柴火填滿這個小洞,隨後點燃開始燒,我打算把附近的潮濕徹底趕走,所以期間不斷地朝裡添加乾柴,一直持續燒了一整天時間,山洞外的崖壁上都被熏得黑黑的,像是鍋底一樣。
翌日,經過一天一夜的煆燒,周圍的岩石都變得暖和起來,就像是天然的暖氣片一樣。
接下來我開始清理裡麵的焚燒物,同時把下方的沙子往外挖,令得空間更大一些。
結果在我挖著挖著時,上方的岩石就像牆皮一樣突然脫落開一層,嚇得我瞬間魂不附體,還以為這石洞要塌陷了,手腳並用的逃離這裡。
半晌後,發現除了那一層脫落並沒有其它異樣,我重新蹲在洞口打量著,這時發現石縫上方的岩石,在經過連續的焚燒後居然真的形成開裂,並不是整體裂開,而是表麵鬆散,用木棍一敲一層一層的往下掉。
這個現象讓我感到詫異,沒想到這岩石被火燒後會有這種反應?
這時我發現,這裡的岩石本身質地就不像花崗岩那般堅硬,有這種現象大概是密度低的原由。
雖說如此,在把表麵鬆散的部分敲掉後結構依舊還是很結實的。
於是我如法炮製,繼續在洞穴裡填柴焚燒,一層一層將這縫隙往上挖。
十月十三日。
經過接二連三的努力,這原本壓抑石頭縫隙形成的小洞口被我擴展成三米平方米、一米五六高左右的小山洞,我還想繼續擴大,但想了想空間再大很容易造成塌陷,於是停止擴建。
從岩石上燒掉的這些鬆散石塊形狀規整,而且特彆乾燥,有很好的防潮功能。
我把山洞裡的地麵整理平整後用這些石塊鋪滿,整個小洞穴變得既寬敞又舒適。
這裡可以作為今後儲藏食物等物資的小倉庫,接下來我開始著手搭建庇護所。
起初我打算建造一座四麵牆的庇護所,但現在看來完全可以把山洞這邊的崖壁當成一麵牆,然後依靠這麵牆建造另外三麵,這樣做出的庇護所可以直接跟山洞連接起來。
省下來那麵牆的木材剛好可以用來搭建棚頂等。
喜歡荒野求生:張平漂流曆險記請大家收藏:()荒野求生:張平漂流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