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魚也不是第一次見了,我挑破魚鰓給魚放血,隨後又把另外三根線組收了起來。
原本以為不會有什麼收獲了,怎料最後一隻釣組上居然掛著一隻不斷鼓動身體,噴塗墨汁的墨魚。
個頭還不小。
這兩樣魚獲都是可以生吃的。
飛魚的肉質類似鯛魚,刺身吃起來並沒有太過驚豔的感覺,反倒是墨魚給我帶來很大驚喜。
去掉表皮後,墨魚段在月光下泛著透明的淡淡光感,就像是雪花一樣美麗,這是新鮮墨魚特有的外觀。
一口下去鮮甜的口感瞬間綻放在舌尖,比三文魚更加緊實,而且甜度更高,我跟安妮情不自禁的吧嗒著嘴吃的火急火燎。
同時繼續掛好魚餌丟進海裡麵,看看能不能再撈一隻墨魚上來。
可惜很長時間過去再也沒有任何收獲。
八月十六日。
海麵上起伏不斷,晃得我們最終還是沉沉睡了過去。
一覺醒來,緊張的看了看周圍,還好飄出去的不是很遠。
此時已經正式來到島嶼的西側。
這裡已經離野人部落十分接近了,因此我們提起十足的精神,以防止出現突發情況。
海麵上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了淡淡的霧氣,因此我並沒有看到彼岸的陸地距離。
想了想後開始朝北邊慢慢劃水。
一直來到中午時分。
熾烈的高溫驅散霧氣,視線裡在遙遠的西北方向出現一塊陸地的輪廓。
那裡就是我準備去往的地方,估計屬於非洲板塊的某一片大陸。
我有些激動,同時內心也有些許彷徨與不安。
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打算先靠岸,因為我們的淡水跟食物都不多了。
並且根據經驗,我打算等下一場大雨過後再出發遠航。
搖晃船槳,我們來到一片處於懸崖外側的沙灘上麵。
在島的西邊這裡,有一片狹長的懸崖連綿起伏,橫擋在這片沙灘前麵。
這裡簡直是一處十分安全的棲息地,高聳林立的崖壁將這邊沙灘跟島隔絕開來,隻有進深的地方有一塊如同沙漠綠洲一樣的草地,而且這裡的風暴大多數都來自東側,這地形能很好的隔絕狂風。
如果我們之前把營地選擇搭建在這裡,那麼之前的台風可能影響就沒有那麼大了。
不過凡事都有兩麵性,這裡雖然居住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以目前來看食物比較匱乏,隻有一片貧瘠的沙灘。
事實也果然如此。
我跟安妮停泊好獨木舟後,踩著沙灘一直往北搜索,一路上都沒看到可以吃的食物。
就連東邊大量生長的椰子樹,在這裡也看不見一棵。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現象。
我們沒有走的太遠,因為這裡離野人領地太近,而且地勢又過於開闊,沒什麼藏身的地方。
於是便在沙灘上抓了些沙蟹,烤熟後直接咀嚼食用。
勉強填了填肚子,又開始為水源犯愁。
這種沙灘上幾乎不可能找到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