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夜的拆遷計劃雷厲風行,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在他強大意誌的推動下,寰宇集團的專業團隊以驚人的效率進駐李家溝。勘探、測繪、規劃、評估,各項工作同步展開。
工作組的律師們原本還準備了各種應對方案,預備著可能會遇到討價還價、質疑條款、甚至撒潑耍賴的“釘子戶”。
畢竟,在他們過往處理的拆遷案例中,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然而,在李家溝,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村民們扶老攜幼,排著隊來到臨時辦公點。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識字不多,但工作組成員會耐心地逐條解釋,旁邊還有村裡幾個讀過書、腦子靈光的年輕人充當“翻譯”和“參謀”。
沒有人質疑補償標準,沒有人討價還價。
當工作人員問他們是否有疑問時,得到的回答幾乎千篇一律:
“沒疑問!太公咋說,俺們就咋辦!”
“太公還能虧待咱?簽!趕緊簽!”
“這協議寫得明明白白,比給現金強多了!給俺們蓋彆墅,還管找工作,祖墳冒青煙的好事啊!”
甚至一些原本可能因為家庭內部矛盾比如兄弟分家、贍養老人等)而產生糾紛的家庭,在“太公回來了,要帶領大家過好日子”的共同願景下,也暫時擱置了爭議,以家庭為單位,順利地簽下了協議。
李長夜近乎封建宗法般的權威,以及他描繪的那個過於美好的未來藍圖,在此刻轉化成了無與倫比的執行力。
短短三天時間,整個李家溝幾百戶人家,百分之百完成了協議簽署!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讓經驗豐富的工作組都目瞪口呆,連連感歎“從未見過如此順利的拆遷”。
很快,第一筆補償款到位了——不是拆遷款,而是用於安置和生活的安置費。
李長夜深知,在未來至少兩年,李家溝將徹底淪為一個大工地,村民們無家可歸,生活也必然受到影響。
因此,他大手一揮,一口氣給每家發放了數十萬元不等的補償金。
“這筆錢,是給你們租房子和生活用的,”
在祠堂前那片平整出來的空地上,李長夜麵對所有村民,聲音洪亮地說道:“接下來兩年,甚至更久,李家溝將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你們的房子都要拆掉,所以這些錢,是用來讓你們在外安心生活的。不要亂花,更不要想著一夜暴富,踏踏實實過日子。”
雖然沒有拿到想象中的巨額拆遷款,但數十萬元的補償金,對於這些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來說,仍是一筆天文數字。
拿到錢的村民們喜笑顏開,對李長夜更是感恩戴德。
沒有人敢不簽字,也沒有人會不簽字,他們深信這位“太公”會給他們帶來更好的未來。
當一捆捆嶄新的百元大鈔被點算清楚,交到村民手中時,沉甸甸的觸感和紅彤彤的顏色,再次點燃了現場的氣氛。
“我的天!五十萬!俺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錢!”一個中年漢子捧著錢,激動得雙手顫抖。
“老婆子,快掐我一下,看看是不是在做夢!咱家拿了六十五萬!”一位老太太老淚縱橫。
“謝謝太公!謝謝寰宇集團!”
歡呼聲、感謝聲此起彼伏。
李長夜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幕,神色平靜。蘇小米在他身邊輕聲說道:“李董,按照您的吩咐,所有款項已經全部發放到位,無一錯漏。”
“嗯。”
李長夜點了點頭,“錢能帶來的激動,總是短暫的。關鍵是,怎麼讓他們用好這筆錢,以及,怎麼讓他們適應接下來的生活。”
他轉頭對蘇小米說:“通知下去,三天後,所有人必須搬離李家溝。這裡要開始進行全麵的地質勘探和拆除前的準備工作了。”
“是。”蘇小米應道,“那村民們的臨時住所……”
李長夜淡淡說道:“陳凱那邊應該已經辦妥了。”
正如李長夜所說,就在村民們忙著簽協議、領錢的時候,寰宇集團的另一支團隊,在陳凱的遠程指揮下,正在距離李家溝約一百公裡外的縣城,進行著一項大手筆的操作。
縣城邊緣,有一個新建成不久、但因為地段稍偏、銷售情況一直不太理想的小區,名叫“錦繡家園”。
小區規模不小,有十幾棟高層住宅,總共一千多套房子,配套設施還算完善,隻是入住率不高,顯得有些冷清。
寰宇集團的代表直接找到了開發商,提出了一個讓對方瞠目結舌的要求:整體收購“錦繡家園”所有未售出的房源!
開發商起初以為遇到了騙子,但在寰宇集團展示了雄厚的資金實力後。
談判進行得異常迅速。對於開發商來說,這簡直是天降橫財,能一次性清空庫存,回籠巨額資金,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最終,寰宇集團以一個略低於市場價、但絕對是巨款的總價,一口氣買下了“錦繡家園”剩餘的八百多套房子,幾乎是把大半個小區都買了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消息傳出,震動了整個縣城!所有人都對這個神秘而財大氣粗的“寰宇集團”充滿了好奇和敬畏。
緊接著,寰宇集團又迅速組織了裝修隊伍和家政公司,對這些毛坯房進行了最快速的簡裝,配備了床、桌椅、熱水器等最基本的生活設施。
這一切,都是為了給即將搬離李家溝的村民們,提供一個臨時的“家”。
李長夜的考慮是,與其讓村民們拿著幾十萬現金,自己去縣城或者周邊鄉鎮兩眼一抹黑地找房子租,既容易被黑中介、壞房東坑騙,也容易造成人心渙散,管理困難,不如由集團出麵,統一安排住所。
這樣既能保證村民們的居住安全和基本生活質量,又能將他們集中管理,便於後續的培訓和聯絡。
當然,這些房子不是白給村民住的。
李長夜的規矩是:按照低於市場價許多的標準,象征性地收取房租。比如一套標準的兩居室,市場月租金可能要一千五,寰宇集團隻收五百。這筆租金,會直接從未來發放的“李家溝發展基金”的個人賬戶中按月劃扣。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避免讓村民產生“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惰性思維,二是為了培養他們的契約精神和理財觀念,哪怕隻是象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