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未能把握住的機會,讓嬴政倍感失落。
原本期待文曲星能夠成為自己的助力,卻未曾想結果如此草率,連對方的麵都沒有見到。
儘管如此,嬴政心中依舊存著希望,期盼文曲星張晨能再度出現。
如果真能將其收入麾下,助自己順利親政、達成抱負,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不過,他也很清楚,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畢竟,羅網一旦出動,不到達到目的絕不罷休,即便是被視為天命之星的文曲星,恐怕也難以幸免。
這段經曆使得嬴政漸漸養成一個習慣:每當批閱完奏章之後,總會特彆留意秦帝國乃至其他國家是否發生異常事件。
他不想再次與機遇擦肩而過。
正在他沉思之時,趙高走上前來稟報:“啟稟陛下,近日終南山有仙人禦空飛行,眾多百姓均聲稱親眼目睹。”隨後他又表示:“奴才已經派人去調查此事,希望能儘快查明。”
嬴政先是微微一愣,隨後激動地站起身來問道:“此事當真?”此刻,他的情緒非常複雜,既有強烈的渴望,又有深深的恐懼。
他既希望這是真實的,又害怕再次失望。
上一次文曲星降臨,這次仙人禦劍而來,這一切都讓他的內心充滿忐忑不安。
趙高並不了解嬴政內心的顧慮,隻是一板一眼地回答道:“此事千真萬確!”並且補充說明,不僅有人親眼見到仙人禦劍飛行,即使是在更遠的地方也有類似的傳聞流傳開來。
從趙高的立場出發,他本不該將這個消息告訴嬴政,選擇隱瞞或許更為妥當。
畢竟,他將來會成為羅網之主,而如今羅網的實際掌控者依然是呂不韋,兩人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並非毫無關聯。
就目前而言,秦帝國的朝政大權由呂不韋把持,所以他最不願意看到嬴政知道這件事。
一旦嬴政知曉,憑借他對賢才的渴望,一定會馬上派人去招攬仙人,這很可能導致嬴政重新掌控朝政,從而對呂不韋的地位構成極大威脅。
基於以上考慮,趙高理應將消息報告給呂不韋而不是嬴政。
作為未來羅網之主的趙高,他深知分散風險的重要性。
甚至可以說,在他的潛意識裡,他更傾向於嬴政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占據上風。
因為隻有這樣,他才有機會借勢崛起!他才能在秦帝國中獲得更大的權力!
所以綜合考量各種因素,他並沒有刻意向嬴政隱瞞消息,以免因其他渠道泄露而受到懲罰。
不得不承認,此時的趙高已經徹底掌握了呂不韋和嬴政之間微妙的關係。
後來趙高之所以能夠成為羅網之主,並且在朝堂之上做出種種驚世駭俗之舉,絕非偶然。
這時,嬴政再次得到了趙高的肯定答複,頓時開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顯得有些焦慮不安。
他迅速衡量其中的利弊,隨即毫不猶豫地說:“立即準備,我親自去終南山!”
“這一次,絕不能再失之交臂!”
嬴政的目光如炬,神情異常篤定。
此前錯失的機會,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也要親臨現場,不容許出現絲毫偏差!畢竟,這可是能夠禦劍飛行的仙人啊!若真能相逢,必能助他穩固江山。
有這樣的仙人輔佐,他或許還能更早達成心中所願。
趙高聽罷,頗感驚異。
他未曾料到嬴政竟如此果決。
以嬴政的身份親自出馬,足見他對這個人極為看重。
否則,在這天下賢士雲集之時,又怎需他親力親為?
嬴政態度之堅決,讓趙高心中生疑。
雖然消息是他傳遞給嬴政的,但老實說,即便最初得知此事,他也以為不過是民間流傳的荒誕之談。
什麼騰雲駕霧?這怎麼可能?難道對方當真是仙人不成?
不過,趙高轉念一想,世間真有仙人嗎?絕不可能!即便老子與孔子這般聖者,也不過是登峰造極的凡人罷了。
至於兩年前所謂文曲星下凡之事,也不過是誇張之詞,絕非真有仙人降臨。
若真有仙人在世,呂不韋當年布下的羅網怎會落空?若有仙人相助,他們這些凡夫俗子豈不是毫無作為?彆說區區羅網或者秦軍,就算天下諸侯聯手,一旦仙人施威,恐怕早已統一寰宇了!
所以,趙高認定所謂的仙人不過是天宗某位高人被百姓誤傳的神話。
嬴政隻需派人招攬即可,完全沒有必要親自出麵。
想到此處,趙高試探著勸道:“此事恐怕會引來朝臣非議。”
“而且仙人是否存在,還需探子核實。”
“為何不等等探子的消息?”
趙高話音未落,嬴政便冷聲道:“朝臣?他們平日裡反對我還少了嗎?”
“難道我做事都要先問他們的意見?”
此言出口,趙高大氣也不敢喘。
他清楚地感受到嬴政的怒意,不僅是因趙高的那句話,更是對那些一味順從呂不韋的大臣心生不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的秦國朝廷,實則被呂不韋一人操控,無論大事小事,百官皆唯命是從。
即便嬴政想反抗,也毫無轉圜之地。
因此,他迫切渴望找到真正的人才,重新奪回權力。
怒火稍歇後,嬴政很快冷靜下來,語氣依舊堅定:“這次終南山之行,我必須親自前去。”
“若是朝臣反對,那我便喬裝而行。”
“我的決定已定,無需再勸我。”
趙高聽罷沉默不語。
他難以體會嬴政渴求賢才的迫切心情。
若他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中,嬴政為了韓非甚至冒險前往韓國,險些遭到八玲瓏的刺殺,或許會有另一種看法吧。
趙高也許能夠明白,無論嬴政是向文曲星祈求幫助,還是去終南山尋訪那位隱秘的仙人,這兩種選擇都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