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顯然是暗示這一切皆因北溟子自身疏忽,與他們無乾。
北溟子何等人物?
道家天宗祖師,昔日公認的強大力量。
詭穀仔認為,若北溟子稍加留心,兩年前便該察覺張晨的非凡之處。
聽完這話,北溟子臉色陰沉下來。
此時此刻,他滿心壓抑,好似所有的錯都歸於己身!
這確是令人憤懣之事!然而冷靜之後,他對這一情況愈發感興趣。
依據嬴政所述及詭穀仔確認,可斷定張晨正是當年引發文曲異象的那個人。
他不解的是,為何文曲星會對張晨青睞有加?更準確地說,為何是張晨這個詭穀引發了文曲異象?
畢竟眾所周知,文曲星向來是儒家學子的專屬之物。
若是儒家導致此類異象,他或許不會這般驚訝。
但偏偏是加入詭穀的張晨,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於是,他又疑惑地詢問詭穀仔:“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但文曲星異象與身為詭穀的張晨有何關係?”“你們詭穀難道也開始研習儒家經典了嗎?”
聽完後,詭穀仔故意賣了個關子,為難地回答:“此事……不太好說。”
“若你真的好奇,不妨去問問荀子老先生本人。”
北溟子不滿地瞪了詭穀仔一眼。
不過,他並未再繼續追問。
詭穀仔的神神秘秘反而讓他覺得此事可能牽涉到儒家的重要秘密。
他哪裡曉得,這正是詭穀仔布下的又一個陷阱,也是他的另一場惡作劇。
張晨察覺到詭穀仔臉上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便隱約猜到了他的意圖,但他選擇了沉默不語。
這事暫且擱置,讓詭穀仔偶爾體驗一下主導的感覺也無妨。
況且,一旦北溟子知曉他在儒家的經曆,或許會乾預他繼續留在心齋學習。
畢竟,刺探其他宗派的秘密之舉確實令人難以接受。
事情既定,張晨對眾人說道:“我打算前往心齋研習典籍,還請師父與北溟子前輩代為關照這位記名。”
話畢,他又禮貌地向北溟子拱手致意。
畢竟此地乃北溟子的領地,在外人麵前,禮數不可缺。
北溟子聽後立即回應:“好,你隻管安心求學,這裡由我負責。”
他清楚,張晨此行不僅是為了學習,更是為了更快地汲取道家天宗的精髓,從而提升自身境界。
對於此事,詭穀仔滿是期待,而北溟子卻是一頭霧水。
北溟子對張晨雖已超凡脫俗但仍謙遜有加的態度甚是欣賞。
於是,他大方承諾:“既是你的記名,便是我們天宗的貴客,自然該以禮相待。”
“放心,一切交給我安排。”北溟子指著嬴政和章邯說道,“除了他們二人,其餘人等均在外等候。”
天宗向來嚴謹,外人極少有機會踏入內部,能讓嬴政和章邯進入已是特例,再多帶人恐怕會引起閒言碎語。
對此,張晨隻是輕輕頷首表示認可,旁邊的嬴政也不敢貿然開口,儘管他渴望得到張晨的指點,卻深知急功近利隻會適得其反。
於是,嬴政再次行禮道:“嬴政,恭送師尊!”
張晨回首看了嬴政一眼,揮手間真元湧動,身形瞬間隱入五行遁術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即便他尚未完全掌握五行遁術,但憑借敏銳的悟性,領悟其要領並初步駕馭並非難事。
張晨的身影驟然消失,令北溟子目光微凝。
隨後,他不由感歎道:“念頭一轉便能隱匿,無聲無息。”
“這……當真堪稱仙家神技!”
北溟子暗忖,此五行遁術的方法讓他聯想到道家的和光同塵之法。
張晨的能力顯然更勝一籌。
道家的和光同塵雖能短暫隱匿,卻遠不及張晨這般瞬移般的神奇。
站在一旁的詭穀仔則眼前一亮,立刻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張晨翻閱天宗藏書後的全新領悟。
他心中默念:“這孩子天資卓越,很快便會將天宗藏書儘數參透。”
想起張晨之前迅速讀完詭穀派觀山閣和儒家圖書館的藏書,此次閱讀心齋典籍也不會耗時太久。
想到這裡,詭穀仔內心雀躍,對張晨的潛力滿懷期待。
此時,嬴政心中亦有所感。
得此仙人指點,他的宏圖大略必能達成。
他深知,在張晨的引導下,自己不久便能執掌秦帝國之權柄。
這不僅關乎秦帝國,更有望完成他內心深處的願望。
待張晨離開後,嬴政麵向北溟子與詭穀子深深一拜:“多謝兩位前輩相助!”二人點頭回應,而後客套地請他與章邯前往天宗休憩。
同行的影密衛則留在山門外。
另一邊,心齋之外,曉夢依舊專注練劍,劍勢淩厲。
忽有一陣清風拂過,張晨的身影悄然現於她眼前,令她大吃一驚,險些站不住腳。
張晨連忙出手扶住她腰間,穩住身形。
他歉然一笑:“抱歉,沒料到你會在此練劍。”
曉夢這才緩過神來,意識到自己的腰還被他扶著,臉頰微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趕忙掙脫,退開幾步,沉思片刻。
張晨終於按捺不住好奇,開口詢問:“方才你使出的是何等武學?怎會突然施展?”
曉夢聞言,不禁覺得好笑,暗想:“原來她不但傲慢,對武學也是這般癡迷。”
張晨繼續打趣道:“這是我剛剛在心齋中學到的。”
曉夢聽後,滿是疑惑地注視著他,不知真假。
畢竟,連北溟子都未曾展示過類似技藝。
張晨故意逗她:“曉夢妹妹,想不想學?我可以教你哦。”
曉夢遲疑片刻,搖頭拒絕:“不必了,我師傅會教我的。”
隨即,她以長輩語氣說道:“你還是好好看書吧,莫要辜負了這次機會。”話音未落,她已轉身繼續練劍。
張晨見狀忍俊不禁,卻未多言,轉回心齋繼續讀書。
心齋內,張晨已閱遍三門天宗秘典,但道家經典尚未讀完。
要知道,道家的廣博深奧遠超想象。
張晨明白,單憑超凡悟性領悟神通法術遠遠不夠,還需悟道提升境界。
正如劍道招式,若隻模仿其形而不懂其意,便隻能發揮部分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