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不願停滯,決心繼續變強。
張晨誌向遠大,唯有達到前世認知的高度,方感滿足。
他追求的不再是當前世界中的強者,而是更高修仙世界中的巔峰存在。
吞天神功適時出現,是他迅速突破現有境界的重要助力。
想到這裡,張晨眼中閃過銳利光芒。
他暗自思忖,若能借助溝通星辰之法吸收星辰之力,並融合吞天神功加以煉化,會有什麼效果?
他緊張地咽了口唾沫,內心充滿期待。
儘管在儒家時期,憑借非凡悟性,他已遍讀經典並掌握了溝通文曲星本源之力,甚至借此突破至天人境界,但從那以後,他便不再使用此能力。
並非因該能力失效,而是有兩個緣由。
一方麵,當時他不急著提升實力。
自從突破天人和元嬰後,他專注於熟練運用各類神通。
張晨一路修行,憑借超凡悟性,學會諸多修仙級彆的神通。
這些神通的領悟速度甚至超過修行本身。
但也正因如此,他對這些神通未能達到精通。
後來,他特意在詭穀待了一年多,努力熟練掌控各種神通。
不過,對他而言這一年多已不算短,畢竟他悟性極高,學得很快。
另一方麵,他最初習得的八荒吞炁混元妙法雖好,卻不能完全煉化從文曲星汲取的星辰之力。
而吞天神功不同,它吞噬一切本源為己用,包括文曲星的星辰之力。
借助吞天神功,他能以更完善的方式煉化這些力量,極大增強自身實力。
想到這裡,張晨內心燃起修煉吞天神功的強烈渴望。
但冷靜下來後,他平靜地說:“此事無需急躁,暫且放一放。”
“眼下首要之事,是先將莊子的經典通讀一遍,以便深入理解大道。”
“如此定能助你更上一層樓。”
境界如瓶頸,法力似瓶內水。
境界越高,瓶頸越寬,容納的法力越多。
即使已激發逆天悟性,參悟三種不同修仙秘術,
莊子的名篇仍需全部研讀,才能領略其中深意。
再說,此處正是道家天宗所在之地。
終南山麓,一支華麗的隊伍緩緩浮現,乃剛自天宗下來的嬴政一行人,其中包括章邯與諸多影密衛。
隊伍停於山腳時,嬴政勒住韁繩,沉吟片刻後吩咐暫停休憩。
影密衛聞令即止,章邯趨前詢問緣由,卻被嬴政製止。
他轉身遙望終南山巔,雲霧繚繞如仙境。
目光落在通往山巔的石徑上,內心思緒萬千。
這石階不僅是登頂之路,更是通向權力頂峰、尋求仙人指引的關鍵所在。
若非此次經曆,他何來今日的決斷?
嬴政叮囑章邯守密,章邯應諾。
隨後,他拔出天斬劍,指尖輕撫劍刃,眉宇間流露複雜情感。
低語中滿是對恩師的感激之情,認為自己該有所行動。
目光變得堅毅,他下定決心,無論何事都要完成使命。
回程途中,他驅馬疾馳,眾影密衛緊跟其後,很快回到鹹陽。
嬴政獨騎入宮,趙高迎上彙報朝局。
得知呂不韋的言論及部分大臣的態度,嬴政麵無表情。
他對此毫不動搖,決心堅定地走向自己的目標,不容任何阻礙。
自嬴政決意夜探終南山那一刻起,便清楚後果不可避免。
呂不韋趁機在朝廷上攻擊他,亦屬預料之內。
之後,嬴政平靜地說:“明日我將頒布罪己詔,向文武百官和秦國民眾請罪。”
這一決定令趙高極為震驚。
他提醒嬴政的目的隻是希望其有所準備,以應對呂不韋的攻勢。
豈料嬴政竟決定親自承擔責任!
這遠遠超出趙高的理解範疇。
於是,他連忙勸止:“大王,此事絕不可行!”
“此做法恐損您威嚴!”
嬴政揮了揮手,略顯不耐煩:“就這麼定了,不要再勸了。”他的私自出宮之舉確實欠妥,身為,他必須給眾人一個交代。
轉身回宮之際,他對趙高說:“你先回去吧。”儘管趙高麵露難色,仍恭敬地點頭答應:“是,大王!”待趙高離去後,嬴政才謹慎地將天斬劍收入囊中。
即便擁有張晨所賜的神兵天斬,他也不想它過於惹眼,以免引起對終南山之行的聯想。
他對趙高存有戒心,擔心若此人久留,可能發現天斬劍的獨特之處。
方才的話語不過是故意說給他聽的,旨在誤導他以為嬴政未尋得終南山仙人。
現在,隻需遵循張晨的指示,低調行事,隱藏實力即可。
事實證明嬴政的判斷無誤,趙高雖然左右逢源,但仍按時將消息送至呂不韋。
同一時刻,呂不韋正在府邸思考如何在朝堂上對付嬴政,怎樣才能讓嬴政親政的時間再推遲。
宮中緊急傳來一封信,一名屬下慌忙遞交給呂不韋。
信由趙高派來,呂不韋看過後冷笑一聲:“果然如此。”顯然,嬴政此次行程並未達到目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信中提及嬴政已回鹹陽且準備頒布罪己詔。
呂不韋據此推斷嬴政未能找到傳說中的終南山仙人,故而無功而返。
他輕蔑一笑,“嬴政,你以為僅僅依靠罪己詔就能彌補過錯嗎?”
呂不韋嘴角浮現更濃的笑容,他對嬴政的能力持懷疑態度。
文武百官普遍認為,嬴政親政未必能為秦帶來積極影響,反而可能製造更多麻煩,甚至威脅到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