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曉夢目光堅定,暗暗發誓:“我定要勤奮修煉,早日突破金丹境界,再次見到張晨哥哥。”
眾人回過神來,北溟子急忙說道:“各位同道,我有要事暫離。”話音剛落,荀子附和道:“正好我也有些事情。”說著,朝韓非使了個眼色。
顯然,他們都急於查看張晨方才所賜之物。
片刻之間,眾人各自散去,竹屋恢複寧靜。
與此同時,在終南山腳下,逍遙子正率領宗門走出山門。
忽然,一陣刺耳的破空之聲響徹長空。
有人本能地抬頭,隻見張晨駕馭祥雲疾行,高空留下一道身影。
見此情景,一名驚呼:“掌門!快看,我們頭頂的雲層裡好像有人!”
逍遙子聞言,眉頭輕蹙,腳步停滯。
隨後,他依著人宗指引的方向抬頭觀望,視線聚焦在那團雲氣之上。
隻是,張晨操控雲霧的速度極快,當他抬首時,隻見高天上的雲朵已然飄遠,不見其上的張晨與鯨鯢蹤跡。
即便如此,他的神色依舊沉凝,內心滿是困惑:“這是何等狀況?”
“怎會有雲如此迅疾?”
因著這短暫的時間差,他隻捕捉到那朵雲急速移動的畫麵。
可這發現卻令他回憶起下山途中遇見的大黑影。
沉吟須臾,他低聲道:“莫非適才的黑影,便是此朵疾行的雲?”
心念一動,他直視人宗,鄭重問道:“你可曾瞧錯?雲上有否有人?”
人宗毫不遲疑地答道:“絕無差錯!不但我見到了,還有不少人都目睹了。”
“並非一人,似是兩人。”
聞得人宗如此確信的話語,逍遙子愈發震驚。
“平白無故,怎會有雲中行者?”
此事非同小可,尋常人絕難做到。
他越想越覺匪夷所思,此事過於詭異,難以接受有人能乘雲而行的事實。
於是,他下意識轉身望向終南山。
接著,在心底默思:“莫非此處尚有我不知的隱秘?”
思慮既畢,他帶著朝前走去。
不多時,逍遙子與人宗經過終南山腳下的小村落。
這時,恰巧見到村民正朝著雲飛去的方向跪拜祈願。
耳畔同時傳來村民反複的話語:“神仙啊!這是神仙降臨凡塵!”
“懇請仙人護佑吾村平安順泰、家家喜樂安康!”
“求神仙賜福,使吾村今年五穀豐盈!”
見此情景,逍遙子愈發詫異。
他心中暗忖:“神仙?!”
“世間果真有神仙?”
“那不過是飛速移動的雲罷了。”
“豈非荒誕至極?”
隨即,他連忙引著人宗走向一名村民,問詢道:“敢問,汝等何以謂之仙人?”
“有何憑據?”
聽完,那村民打量逍遙子一番,反詰道:“汝豈未知曉?吾終南山常有仙人往來。”
“去年我親見一仙人禦劍入山。”
“可惜後不知仙人所往,吾等亦懼驚擾,故未曾靠近。”
村民言辭鑿鑿,讓逍遙子心生疑竇。
他難以置信地追問:“真有仙人禦劍飛行?”這傳聞駭人聽聞,因仙人之事僅存於古籍,從未有人親眼目睹。
逍遙子在趙國未曾聽聞相關傳聞,初以為是無稽之談。
然村民言辭決絕,堅稱其事千真萬確,且提及村中與集市皆有目睹之人。
此話令逍遙子大為震撼。
他雖對仙人之事存疑,但適才所見雲霧疾馳而去亦為實情,村民篤定之態亦不可輕視,遂決意返天宗向北溟子請教。
終南山旁忽現仙人,此事讓逍遙子心中滿是疑竇。
北溟子身為天宗高手,絕不會對此等大事毫無察覺。
逍遙子已隨人宗離去,此時再回天宗問詢似有不妥,畢竟此事聽來頗顯荒唐。
逍遙子後悔當時未能稍作停留,也許能從北溟子處了解更多仙人消息。
隨即又想到,既那朵雲往鹹陽方向而去,他或可循跡追尋。
儘管在他心中,仙人不過傳說,他依舊懷有一絲希冀。
若真能尋得仙人,便有機會改寫命運,在下次天人之爭中占據主動,掌控雪霽。
於是,逍遙子即刻率人宗眾往鹹陽進發,誓要查明。
仙人傳聞,真假難辨!
此時,鹹陽城外驪山,山勢起伏,峰嶺交錯,宛如畫卷鋪展。
一高峰直插雲霄,仙音繚繞,恍若仙界。
山腳綠樹環抱,溪流潺潺,生機盎然。
遠觀此山,形似一匹馳騁天地的青灰駿馬,乃自然鬼斧神工。
傳說此驪山為女媧補天時乘騎仙馬幻化而成。
景色如詩如畫,令人浮想聯翩。
此處亦是陰陽家所在之地。
沿山腳拾級而上,蜿蜒小徑通向山頂,仿若將驪山分作兩半。
山頂樓宇密布,以小徑為中心左右分布,恰似巨大的陰陽圖。
這些建築古色古香,色彩素雅,依山勢而建,形成兩側“山牆”,彰顯五行相生相克之道。
“呼呼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忽地,寧靜的氣氛被一陣急促的風聲打破。
隨之,一朵雲快速飛至,張晨施展騰雲駕霧之法,攜鯨鯢至此。
望向眼前驪山,鯨鯢不解地問張晨:“這般下去是否妥當?”
“這般張揚行事,豈不惹人注目?”
當日飛至天宗時,為顧全天宗顏麵,他們在半山腰便棄劍步行。
他們與天宗交好,尤其如此。
但這陰陽家,張晨記得自己與他們並無交情。
如此招搖地自天而降,恐會招致陰陽家某些人的不滿。
聽罷,張晨輕笑一聲:“無實力而為之,才是高調。
於我而言,這隻是平常之舉。”他又道:“尤其像陰陽家這般重實力之處,更應如此。
思慮過多,隻會讓他們居高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