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夫人聞言頓時呆住。
緊接著,她聲音裡帶著難以置信地追問:“怎麼會發展到這一步?”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儘管姬無夜和白亦非在韓國權勢滔天,但起兵始終講究名正言順。
如今看了白亦非的情報,明珠夫人愈發不安。
她深知姬無夜一直垂涎韓王之位,但此事本應是個漫長過程。
可現在,他們卻要立刻發兵。
這一舉動風險極大!她完全無法理解是什麼原因促使二人如此冒險。
一旦失敗,他們的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甚至可能造成巨大傷亡。
所幸,姬無夜和白亦非還需要數日準備。
這段時間足夠她收集情報查明,進而確定自己的立場。
於是,她暗自默念:“此事非同小可!”
“我必須趕在他們動手前弄清楚一切。”
“並且,還要規劃好下一步的路!”
畢竟,這關乎她的性命!
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次日清晨。
朝堂之上,群臣行禮結束之後,韓非站出隊列,麵色嚴肅地說:“父王,兒臣有事啟奏!”
聽罷此話,韓王安疑惑地點點頭:“準奏!”
韓非意味深長地掃視了一眼姬無夜,隨後提高嗓音說道:“近來,兒臣寢宮遭遇兩名刺客行刺,現已被捕且接受審訊,他們已承認罪行。”
“兩名刺客分彆隸屬於大將軍麾下的‘兀鷲’與‘紅鴞’!”
“他們奉大將軍之命,欲加害於殿下。”
“另據交代,大將軍不僅對殿下下手,更對其他忠臣施以同樣手段,意圖掌控朝廷。”
此言一出,滿朝官員無不驚變神色。
連姬無夜亦眉頭深蹙,目光如刃般投向韓非,蘊藏怒火與殺意。
韓非隨即命人呈上刺客口供,供韓王安閱覽。
待韓王安閱完,麵色陰沉地注視著姬無夜,質問:“大將軍,對此你有何說法?”
韓非語氣平和,毫無情緒起伏。
畢竟,姬無夜身為韓國大將軍,屢建功勳,不容輕率懷疑。
姬無夜聽後,迅速轉移視線,隨即急切辯駁:“大王,僅憑這些賊人供述怎可輕信?我從未聽聞兀鷲與紅鴞,我一直忠於國家,竭力輔佐。
若僅憑一份供詞定我罪責,豈非寒了忠臣之心?”
正如張良所料,縱使兀鷲與紅鴞認罪,姬無夜依舊矢口否認。
話音未落,韓非便接續道:“大將軍,請息怒。
我知道你焦急,但請稍安勿躁。”隨後,他對侍從下令:“取另一份供詞來。”
姬無夜聞言,心中一沉,察覺局勢不妙。
很快,第二份供詞遞至韓王安手中。
韓非繼續說道:“昨夜城中發生叛亂,多處民宅遭焚毀。
經我徹查,主謀乃百越之地的太子天澤及其黨羽。
現已將其拘捕入獄。
據供稱,他們在大將軍操控下被迫行凶。”
“姬無夜,你如今還能自詡清白嗎?”
話音剛落,朝堂頓時嘈雜一片。
百越是敵邦,若姬無夜確藏匿百越太子以作要挾,便是死罪。
眾人目光齊齊聚焦於姬無夜,韓王安看過天澤等人供詞後,臉色劇變。
此事觸犯其底線,他未容姬無夜多言,即刻下令:“自即日起,大將軍居家禁足,待查明後再作論斷。”姬無夜深知韓王安震怒,隻得領命。
朝堂之爭最終以姬無夜落敗、被軟禁府中告終。
退朝之後,他憤然返回府邸,決意離去,對墨鴉言道:“送我去見血衣侯,韓王既然如此對我,休怪我不念舊情。”白亦非已歸駐城外軍營,籌劃調動大軍進逼宮城。
姬無夜滯留城內,一則為掩人耳目,二則懷有僥幸心理,但今日之事使其與韓氏徹底決裂,更加堅定反叛之心。
墨鴉立刻應允:“屬下遵命。”
姬無夜心底歎息:“未曾料到事態竟發展至此,如今將軍與血衣侯已然至如此地步。”他對張晨這位仙人的存在雖心存抗拒,卻不得不接受現實。
之後,在墨鴉的護送之下,姬無夜秘密趕往暗城與白亦非碰麵,一同商議之事。
與此同時,韓王宮內,明珠夫人正聽取下屬關於早朝狀況的報告。
當她得知韓非展示兀鷲、紅鴞及天澤等人的供詞,致使韓王震怒並下令囚禁姬無夜時,她的麵色瞬間大變。
她冷靜地說:“不隻是兀鷲與紅鴞被捕,包括天澤在內的百越餘黨全部落網。
這件事絕非韓非一人能夠辦到。”她明白,此番事件無疑會讓姬無夜的叛逆之心更為堅決,更令她震驚的是,韓非背後的支持力量遠超她的預料。
從兀鷲、紅鴞到白亦非,再到天澤這些百越餘黨,諸多高手合力出擊,最後卻完全敗給了韓非一方。
她實在難以想象,要具備怎樣的實力,才能夠達成這般成就!
由於早朝上的事情,明珠夫人越發覺得姬無夜與白亦非的計劃並不可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肆意圖謀反叛,卻得不到韓國百姓的支持,身邊的頂尖高手要麼陣亡,要麼重傷,甚至淪為階下囚。
就連姬無夜本人也被人抓住了把柄,行動受到限製。
這樣的情形,又怎能取得勝利呢?她在心中思索:“幸虧韓非尚不清楚我的真實身份。”這樣的話,她還有機會轉換陣營。
但在那之前,她必須確定韓非背後的勢力是否真的有抗衡姬無夜和白亦非聯合大軍的能力。
儘管她認為他們的舉動過於魯莽,但白亦非憑借血衣侯的身份便擁有十萬兵力,而姬無夜身為韓國大將軍,手下忠心耿耿的將士隻會更多。
因此,在全麵交戰之前,她打算再次試探韓非的力量。
念頭剛起,她便立即喚來一名下屬下達指令:“去請韓非過來,就說我要見他。”
下屬立刻回答:“夫人,韓非在早朝結束後就已經離開王宮,現在並不在宮中。”
聽到這句話,明珠夫人立刻聯想到紫蘭軒以及一直隱秘支持韓非的那股力量。
於是她指示道:“他一定去了紫蘭軒。”
“你出宮一趟,把人請過來。”
“如果方便的話,順便觀察韓非與誰會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