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這一擊威力驚人,竟將孫悟空手中金箍棒震飛。
金箍棒墜落未穩,張晨已翻轉手掌重新握緊長槍,連刺數朵槍花。
“砰,砰,砰!!”
縱使孫悟空亦是金仙級彆,依舊被這幾記槍花重創,狼狽倒退,不過幾步便退出百步開外。
此情此景令現場眾大佬無不震驚。
在雲霄之上,本欲開場演戲的李靖與二郎神等人儘皆失色。
二郎神以異樣目光看向李靖,似有責問:“你搞什麼名堂?!”
“不是說好演戲的嗎?”
“這又是怎麼回事?”
與此同時,李靖似也領悟二郎神之意,卻隻能無奈搖頭。
他心中滿是疑問:“這些天兵怎會如此?連孫悟空都被打得連連後退。”
李靖忐忑不安,他根本不知,在十萬天兵之中還潛伏著張晨這樣的高手。
他們此次前來花果山擒拿孫悟空,不過是走過場罷了。
1929年
若讓這位天兵勝過孫悟空,接下來的情節該如何發展?
這豈非全盤打亂?
想到這裡,李靖心生慌亂,束手無策。
同一時刻,八景宮內。
一位老者安坐其中。
老者高九尺,眉長五寸,耳垂七寸,形貌仙風道骨。
五彩祥雲為衣,冠飾疊加,仙氣縈繞。
此老者正是八景宮道德天尊、人教聖人——太上老君。
在他麵前,有一法力凝成的鏡像,顯現出花果山之戰的實況。
當見到九耀惡星、五大天王以及哪吒相繼落敗時,他頻頻點頭,好似在說:“這一屆天庭的表現相當不錯。”
這一切均在聖人們的預料之中。
然而下一刻,他發現天兵張晨竟以一己之力接連擊敗孫悟空。
頓時,太上老君臉色陰沉。
隨即,他滿是疑惑地問道:“怎麼回事?”
“不是說好演戲的嗎?”
“為何變成了真打?”
太上老君此刻亦是滿心疑惑。
本以為聖人們已定下策略共同推進此局,可如今眾人皆偏離了預定軌道。
事情關乎諸聖的功德及佛教因果大事,元始天尊尤為重視。
如若孫悟空此刻落敗,哪有後來的齊天大聖,又如何會有西天取經?
在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以神通觀察花果山戰況。
他看到孫悟空越戰越勇,天兵天將漸落下風,心中暗喜。
但隨後,一名天兵脫穎而出,竟一槍擊落孫悟空的金箍棒,並將其擊退。
元始天尊震驚之餘,臉色鐵青,怒斥天庭何為。
但他明白,此事同樣牽扯到他的因果,若非深知天庭之實情,他幾乎懷疑有人背叛。
他已無法追究天庭,隻能密切注視戰局,希望事態不要惡化,否則他們的計劃將前功儘棄。
而靈台方寸山,準提道人也在觀察著這一切。
他發現一名天兵壓製孫悟空,眉頭深鎖。
按原計劃,孫悟空不應成為齊天大聖,為何局勢突變?他也陷入了迷茫。
他深知,這是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為了因果循環,聯合西方聖人設下的大局。
其目的便是讓佛教東傳,使得諸位聖人均能獲益無窮。
原本依照劇本推進的情節,如今卻演化為天兵追逐孫悟空的局麵。
這種變化令準提道人深感疑惑。
沉思片刻後,他選擇靜觀其變。
內心默默揣測:“或許是出了意外,計劃發生了調整?”但旋即自我寬慰道:“隻要最終能夠按照既定計劃執行便好。”
對準提道人而言,佛教東傳是他所期盼的結果。
身為聖人,他清楚聖人不會卷入因果之中。
因此,他並未深究,而是將此視為天庭的問題,隻是表現形式有所不同罷了。
隻要孫悟空最後還能成為齊天大聖,且被壓在五指山下曆經五百年,便已達成目標。
理清思緒後,他的目光再次聚焦於花果山的局勢。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西方極樂世界。
另一位大能亦密切關注著花果山的動態。
此人身高六丈,膚色微黃,麵容俊美。
一舉一動間,周身環繞十二道如彩虹般絢麗的光暈,神采奕奕。
他正是準提道人的師兄——接引道人,西天兩大佛陀之一,也是六聖成員之一。
同樣,他也是此次西天取經行動的參與者。
此刻,接引道人利用麵前彙聚的法力之光,審視著花果山的形勢。
當看到一名天兵氣勢洶洶,接連戰勝孫悟空時,他整個人都愣住了。
他不禁自問:“怎麼會這樣?”緊接著又驚呼:“這難道不是一場戲嗎?”
接引道人完全懵了!本應是配合西天取經的布局,可如今天庭派遣的天兵愈戰愈勇,孫悟空則顯得有些吃力。
他凝視著那位持槍的天兵,愈發不解:“天庭什麼時候出現了這般猛將?”更令他驚訝的是,對方竟然僅憑蠻力就摧毀了孫悟空的金箍棒。
這是因為張晨並未施展強大的仙術,而是依靠自身的境界之力,並借助藏匿於甲胄內的法器烏鬥鎧增強戰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接引道人看來,這位天兵仿佛憑借純粹的力量擊破了孫悟空的武器。
這一幕讓他震撼至極!天庭的行為已然偏離計劃,卻又莫名出現了這樣一位英勇善戰的天兵。
這樣的實力,絕非一般天兵所能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