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先進技術的成熟應用,可不僅代表隻是一項先進技術的誕生。
它的背後,是成套的知識理論體係成型。
是數十個、上百個先進~小技術的支撐。
而這些小技術,不是一次性用完就扔的小孩嗝屁袋,而是源源不斷發揮作用的動力源。。
所以相比於主體項目的難,‘九章’量子計算機方麵的工作,顯然更需要陳今朝。
在量子力學方麵,陳今朝的研究水平極高。
之前首次探測到引力波,就能看出陳今朝在量子力學方麵的能耐,如果他說自己是世界第二的話,那也沒人敢說自己是世界第一。
而擁有這樣的能力,‘九章’量子計算機項目的研發工作,自然是出乎意料得高效。
眾所周知,量子計算機的原理就是‘量子糾纏’。
如果我們要進行計算,傳統計算機的信號就是0"和‘1’。
因為傳統計算機是電子比特,電子比特隻有這兩種狀態。
而量子計算機,靠的是量子比特。
由於疊加態,所以量子計算機可以以不同概率,同時存在於不同狀態中。
理論上說,量子比特有無限種可能。
也就是說,理論上就有無限的信息可以由一個量子比特表達。
而通過量子比特構成一個邏輯網絡,理論上就是一個計算能力。
原理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
但是要做到,就不容易了。
因為量子比特,是極其不穩定的。
但凡有點噪音,就會被迅速放大。
一旦放大,量子糾纏就開始不糾纏了。
不糾纏了,也就沒有了計算能力。
其二,量子比特的糾錯也特彆難。
因為量子係統是完全隨機的。
沒有人能夠探測,因為一探測,它就塌縮了。
塌縮了,它也開始不糾纏了。
不糾纏,它又沒有了計算能力。
所以如何構建一個穩定的量子計算係統,術語叫做如何構建一個高魯棒性的量子糾纏係統,還能糾錯,還能編程,就非常得困難。
也正因為如此,這就涉及到‘邏輯比特’的概念。
什麼是邏輯比特?
簡單而言,就是相乾時長比較長,高穩定性的比特,就叫做邏輯比特。
而就是從‘邏輯比特’入手,
陳今朝率先研發出了一項名為‘光鑷編碼’的技術。
傳統計算機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用超導量子比特,通過編碼來做‘邏輯比特’
可陳今朝反方向行之,直接用‘原子’來做邏輯比特。
而采用的原子,是銣原子。
銣原子,陳今朝很熟悉,對其研究也很深入。
因為它很大的一個用途是用來做原子鐘的,而原子鐘,是陳今朝曾經做‘天眼衛星’時必須攻克的難題。
東方大國的首台國產原子鐘,就是在陳今朝的手中誕生。
所以,運用上曾經的先進技術,陳今朝通過激光讓銣原子處在能級的疊加態上。
然後再通過激光鑷子對原子進行俘獲,從而能讓銣原子的編程和糾纏能被人為操控。
這項技術的成功,直接將‘九章量子計算機的研發水平推到了領先時代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