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什麼最值錢?
人才最值錢!
這句出自04年馮大炮電影的一句經典台詞,到後世仍舊餘音繞梁。
現在也同樣,
想讓大國科技騰飛,創造先進生產力,就需要頂級、高端的人才!。
源源不斷的人才!~
僅僅靠著陳今朝一個人,靠著一個今朝軍工自研基地,終歸是不夠的。
陳今朝就算再牛比,也是個人,一天也隻有二十四個小時。
哪怕有係統商城相助,有先進的技術相助,那轉化也是需要時間、需要帶頭人的。
所以,
‘勸人回國’計劃,也就成為了大國進入強勢期後,陳今朝要做的第一件事兒。
軍工科技能不能成為火車頭,能不能去創造先進的生產力?
陳今朝是不擔心的。
這是自己的基本盤。
這件事兒中,能讓陳今朝擔心的,也就是各行業的發展、工業基礎與工業體係建立的問題。
很好理解。
就和軍工體係一樣,如果體係沒建立起來,基礎沒打牢。
那再先進的尖端武器裝備誕生,也很難有基礎的實力得以應用,很難形成戰鬥力,很難健康持續地發展。也正因為如此,
除了對高校教育體製提出建議,以及提出勸能領軍的頂級人才回國’的計劃之外。
陳今朝做的事情還很多。
這不,
剛回到京城,陳今朝就叫來了哈城今朝軍工自研基地的幾位負責人,和工業部和稅務局的領導開了下會。會議的主題很簡單,
一,對大國當下的工業基礎,小微企業的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
二,商討一下關於東南亞‘回流’的先進技術分配問題。
第一件事兒,很是順利。
在稅務部門,工業部門的數據協同下,當下大國各方麵的基礎情況,很快就得到了一個基本了解,也對大國現有的工業體係,摸了個底。
情況比陳今朝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自南方畫了一個圈後,大國的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發展到今天,已然成為東方大國其中一支很有分量的力量。
而在這些力量的帶頭下,大國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也在蓬勃發展。
第二件事兒,就稍微有點麻煩了。
因為這些先進的工業設備及技術資料,多少有些得來不當。
就算是當老佛爺已經替陳今朝提前買過單了,這好歹也要改頭換麵一下,進行深度研發、生產後,再推廣。
所以,操作起來多少有些麻煩。
工業部的領導也就想著直接讓陳今朝和今朝軍工自研基地來代勞。
可這個建議一出,被陳今朝否決了。
今朝軍工自研基地,以軍工發展為核心,這個核心是不能動搖的。
其次,如果這些技術到不了底層,那強大的隻會是今朝軍工自研基地,而不是東方大國整體的工業體係。
“那要不,今朝軍工自研基地,開個分基地?”
“放在南方,叫今朝工業自研基地?”
工業部的領導,腦子轉的就是快。
緊接著,就提出了個更實在的方案。
而這個方案,主旨還是沒變,希望陳今朝和今朝軍工自研基地能代管。
但是形式變了,相當於是以資管委員會的形式,去鏈接民營企業,去有序、按部就班、控製風險地讓先進技術下沉、沉澱,從而強盛大國的工業體係。
這個方案很具有可行性。
而考慮到先進技術如果泄露,可能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陳今朝暫時同意了。
可見陳今朝一點頭,工業部領導的臉上笑開了花。
連聲保證道:“陳將軍,無論您看上南方哪個城市,哪片土地,您儘管和我說!多大都行!”
嗯…….這話相當於沒說。
就以陳今朝的名頭,就以今朝軍工自研基地的實力,早就成了一塊金字招牌!
那麼多年來,多少城市盼望著陳今朝開分基地?
多少城市派遊說團來勸過陳今朝來自己的城市開分基地?
數不勝數!
就彆說給什麼樣的優惠政策了,基本上,哪個城市不是自己另外掏錢給陳今朝?
對,不但免稅、免費出地、免費建設基地..
隻要今朝軍工自研基地願意去,他們甚至願意每年自己掏兜給今朝軍工資源基地各種補貼!
而能有如此熱情,也不奇怪。
哈城,就是因為有一個今朝軍工自研基地,如今成為了北方‘三地’唯—一個準一線城市。
勢頭更是直追京城、滬上和粵州。
畢竟,一個今朝軍工自研基地的誕生,帶給哈城的,可不僅僅是雄壯的科技產業鏈的帶動效應,還有無數的配套設施落地。
今朝軍工自研基地,到今天,早已經不止牛嗶在武器裝備的研發上!
也就是當初哈城的領導給了塊像座小縣城那麼大的地,到現在都沒用完,這些分基地的計劃才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