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級研究院到一眾高校,再從高校到密密麻麻的產業端。
陳今朝的大國航空軍工體係視察之旅,儘管已經很高效了,可是一經開啟,就是半個月起步的時間。
這還是在緊趕慢趕,推掉了不知道多少宴請和禮儀性活動後的時間量。
沒辦法,
涉及到的恐怖工作量,一個一個看過去,就需要那麼多時間。
更何況,這些玩意兒,陳今朝懂啊!
嗯,這就很難為人了。
要是對這些玩意兒不甚了解的領導前來視察,那走走過場,開幾個會,拍拍照片,上上新聞就行了。。
也要不了那麼多的時間。
可奈何,陳今朝對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如掌上觀紋。
甚至,去到一線後,陳今朝所展現出來的專業能力,能讓在某個細分領域沉浸幾十年的老軍工人都為之汗顏。
這就顯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了。
下去視察過的朋友就知道,那些在一線的老工人是什麼樣的脾氣。
如果下來的領導什麼都不懂,看見機加工設備,看見先進材料還扯些什麼‘工作安全,生產質量’的話題。
那他們一定是一笑而過,表麵上笑嘻嘻,心裡暗罵豬鼻子插蔥,去你娘的。
但要是下來的領導,每一個問題,每一個指標都能問到關鍵點上。
那這些看似頑固的老古董,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一說就會說個不停。
而陳今朝還更特彆一點,他屬於每一個細微領域都有極深造詣的戰略科學家。
他在展現出自己深不見底的專業素養後,老工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拉著他的手不放。
一邊詳細地介紹著自己的工作生活,
另一邊,他們也會拿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谘詢陳今朝。
而他們能拿出來的難題,基本上都屬於大國航空軍工體係中的發展難題。
這叫陳今朝如何拒絕?
所以陳今朝去視察,去一線,最經常能見到的一個奇景就是他和老工人直接席地而坐,他拿過紙筆,像是講課一般替人直接解決技術難題。
而他們的身後,是一堆穿著各種製服,無所適從的行政人員。
“媽的,這位陳將軍還是人嘛?!”
“這咋什麼都懂?!”
內心大受震撼的工作人員,聽著各種聽不懂的專業名詞,腳都站麻了,還得時不時點頭裝作“噢,原來如此!”可他剛小聲抱怨完。
有人默默補充道:“廢話!要不然人家是將軍呢!這位是真正乾實事的大領導!”
乾實事,這個詞在基層所代表的讚許有多高,不言而喻。
也正是陳今朝的深入了解,深入乾實事,並且還經常一和軍工老研究員坐下,就是小半天的時間深入交流。
這次的大國航空軍工體係的視察,有多細節,有多繁忙,可想而知。
陳今朝是挺開心的。
一來,這麼做,才能對大國現如今的航空軍工體係有徹頭徹尾的了解。
二來,在深入了解之後,大國的航空軍工體係所展現出來的水平,也是讓人驚喜的。
大國如今的航空軍工體係及產業鏈,也比陳今朝預料中得要好。
說真的,
能有今天這麼完善的產業鏈,能有那麼強的研發體係,陳今朝都不得不佩服老一代的大國軍工人。
就這麼說吧,
看看隔壁家的三哥,他家的航空產業和東方大國基本上處於同一時期起步的。
但是看最後的結果,
東方大國的第二個第五代隱形戰鬥機都出來了,三哥還在計劃著讓‘光輝戰鬥機形成戰鬥力。
甚至,就三哥家的戰鬥機水平,東方大國在二十年後的邊線,主力戰鬥機用的還是八爺。
對,
二十爺戰鬥機有,但給三哥家用,太奢侈了。
八爺戰鬥機就足夠了。
西北邊疆的大軍區更委屈,就因為對手不夠強,特麼連二十爺戰鬥機都飛不到。
雖然這樣的真相很殘忍,但是這就是殘酷的事實。
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就是老一輩大國軍工人的高瞻遠矚和高屋建瓴。
起初,
東方大國的航空水平,其實和三哥家是差不多的。
都是屬於那種你想買,國際上就願意賣給你的水平。
兩家也幾乎同時走上了從仿製到獨立自主的道路。
而這其中最大的差彆,就是大國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去花錢參與項目,去努力研發,努力失敗,再努力成功。
而三哥,則是在‘他行,我也能行’和‘我到底行不行’中來回扯皮。
這一對比,就像後世經常調侃的05年報紙上的新聞。
“東方大國:3年內,繞月。6年內,落月。20年前,采集月球標本,回來。
三哥家:計劃在08年發射第一艘無人登月飛船。
老漂亮:再度登月15年,最遲不超過20年,建設月球多國空間站。”
就如同這一舊聞’,到最後隻有東方大國踏實地完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他國家,有一個算一個,都特麼在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