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書記的這個點打得很準。
在金融危機後,大放水、大基建的時代背景下,在有錢的時候去把耗資金、耗資源的世紀大項目做了,獲得長遠的大好發展機會,一舉兩得。
也是實實在在的振興北方的好主意!
這要是真的能實施,計劃真的能順利推進。
不說北方三地直接原地飛升,像粵州一樣成為世界矚目的超級大都市。
那也肯定騰飛!
北方三地原本就有廣袤豐富的土地資源,擁有夯實的工業基礎,這要是能直接出口貿易。
亞洲指定多一顆閃亮的明珠!
畢竟,從海參崴港口直接出去,就是小本子海,就能將刺刀抵在小本子的脖子上。
如此優良的地理環境,吸引小本子家和小西八家的資本湧入,不是輕而易舉。
而經濟建設能變得多元了,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
數不儘的熱錢加上遠東和北方三地無儘的資源相結合,這能不起飛嘛?至少,也不會淪落到後世的重工業直播喊麥、輕工業燒烤的尷尬境地。
一個南方都能讓大國經濟騰飛,迎來發展的大機遇,這要是再加上一個北方。一個既能走北冰洋航線,直通歐羅巴洲,又能振興整個東北亞的北方。
大國發展,能坐火箭升空!
設想,總是美好的。
就像舔狗眼中的女神,總是那麼獨特,那麼得美好。
可一回歸到實際,舔起來~就變得困難重重。
海參崴共同開放的計劃,好嗎?。
好,非常好,特彆好。
但難嗎?
也是難,很難,非常難!
難點在哪兒?
在於兩個方麵。
一方麵,是東毛的關係和合作展開的進度。
是,關於海參崴的共同開發,陳今朝和‘硬漢’先前就已經談成了合作。
海參崴共同開發的各方麵計劃,也已經建立起了雙方的共識。
但是,這就像是做生意,做生意尚且有漫長的賬期,更何況是那麼大的合作項目。
在那麼大、利益那麼複雜的合作項目中,越渴望、越主動的人,勢必要吃虧。
哪怕交易已經達成。
很容易理解,這就像是東毛天然氣管道都已經開工建設了,但是北風之神’核潛艇到現在都還沒從大毛家送來。
陳今朝答應給硬漢’的‘大盤雞’預警機和全套電子戰基礎體係,也是一根毛的影子都見不到。
都是千年的狐狸,在玩聊齋。
所以,即便是有意向書的簽訂,可海參崴的共同開發,重點不在於簽下的狗屁協議,而是東毛之間的關係和合作的推進。
另外,海參崴這個地方,眾所周知,是天然的不凍港、深水港。
是大毛家在遠東的戰略要地,是大毛家遠東為數不多的優質出海口。
也是東方大國北方三地的直接出海口,涉及到東北亞地區的核心樞紐。
而那麼重要的地方,它卻有著無法回避的地緣zz問題和曆史遺留性問題。
相關情況,不方便從口中說出。
就這麼說吧,這裡,曾經本來是東方大國的土地。
原本也應該像東方之珠一樣回歸的。
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達成,也無比遺憾得從法理上說,沒有了後續的可能性。
所以,因為這個曆史遺留性問題,大毛家就一直對海參崴的發展開發,很是謹慎,還抱有顧慮。
他們就擔心大量的東方大國資本和人口的湧入,會改變海參崴的人口結構,甚至會引發地區穩定問題。
就如科裡米亞和外草原事件。
莫斯可距離遠東多遠呐,距離9000多公裡!
幾乎橫跨整個亞歐大陸。
可東方大國距離海參崴多近?
這邊說話,那邊都能聽到。
因此,不管大毛家誰當家做主,這件事兒的推進都是不容易的。
特彆當大毛還想在遠東,在海參崴的開發上,占據主導地位,擁有主動權和話語權。
東方大國想要提起海參崴的共同開發計劃,是很難的。
一個人隻想著占便宜,這生意還怎麼往下談?
難道自己賠本賺吆喝?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所以,設想很美好,許書記隻說出個海參崴,陳今朝就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
但是現實也很骨感。
北方三地想擁有出海口,想要複刻南方畫個圈的神話,想要振興整個北方……執行起來卻是萬分困難。
真不是一般的困難!
如果很簡單的話,這件事兒的推進,還用得著許書記主動上門求援,這項目計劃早就往前推進了。
要不是關於它的計劃執行那麼難,也不至於後世大毛家真遇到大危機後,‘硬漢’派來心腹來京城,就曆史遺留問題和東方大國進行商洽談判。
大毛家很知道東方大國想要什麼的,也可想而知海參崴在牌桌上的巨大價值。